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

发布者:戴安金     发布时间:2017-01-12 浏览数(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考验。信息技术利弊共存的客观现实,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还需接受信息技术所涉及到的德育教育。基于这些认识,本人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德育工作的阐述:

一、 遵守机房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极强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前沿型的新兴学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任课教师应该细致耐心地从点滴小事抓起,教育学生。遵守机房规章制度是学生养成良好上机习惯的关键,课前准备比如穿鞋套、排队等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使他们养成自觉维护上机秩序和卫生的好习惯;进入机房要对号入座,规范操作,爱护设备,讲究卫生,这些要求虽然很琐碎,但正是这些细微的行为规范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养成,所以教师一定要持续耐心地提醒督促学生。

二、 规范操作,形成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计算机因成千上万个文件的支持才得以正常运行,如果删除了重要文件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可能就会导致系统的瘫痪,所以规范操作维护和保证文件的安全尤为重要。小学生对此体会不深,所以应结合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删除他人建立的文件的后果,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从而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逐步形成安全使用计算机地意识。

三、 做合格的小网民,不沉溺于网络

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大方便和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也正是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上网成为他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如果不懂得一些简单的上网规则,可能会被诸如暴力、反动、迷信等不健康甚至十分有害的垃圾信息所污染。在一个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世界中,任课教师应结合上网课程知识,给学生强调摆正上网的心态,明辨是非,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侮辱和欺诈他人,不破坏网络秩序,上网要用礼貌用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小网民。对沉溺于网络的情况,应以事例说话,让学生明白沉溺网络不仅荒废学业,而且损害身心健康,上网最好在家上。让每个学生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树立健康安全上网的意识,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四、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德育教育,也是该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在制作“中国的世界遗产”幻灯片时,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他们进行形象、生动地爱国主义教育。利用WordFlash等软件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上制作贺卡,写感谢信等,使学生具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学会孝敬父母,尊敬老师。通过这些实例操作,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受到了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从知识到情感价值观都能得到提升。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学好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一样重要,它决定着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建设者们应用信息技术综合素质的好与坏。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