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熊英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小坝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1-23 10:32:03    浏览数( 0 )

美术是一门视觉为主的艺术,欣赏、实践是孩子们学习的关键。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以其高速度、数字化、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途径和资源。现代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既是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美术内容上,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种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是相互关联的,美术教材渗透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也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教学手段上,美术教学的部分内容如果结合信息技术能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将会起重要作用。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

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而乐观的学习太度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如教学《运动场上》一课时,让学生透过在屏幕上重温过去校运动会的影象资料,丰富学生的形象记忆。学生看到人物运动的生动画面,听到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自然地进入了运动会的情境中。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在运动会中大展身手。抓住这有利时机,我和同学们进行游戏活动——猜猜运动项目。让一个同学背对大屏幕猜,其他同学根据屏幕上显示的各项运动项目做动作给提示。所有的同学都积极表现,做出相应的动作,完全融入了课堂情境,并在情境中感受不同运动美的形态以及形态特征。在欣赏运动员各种动态造型时,我选用了有鲜明动态特征的泥塑造型以及运动员运动瞬间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立体造型、半立体造型等方面进行想象,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探索空间。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

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信息技术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

由于小学生平时生活积累不多,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而课本中资料难免以偏概全,许多学生的美术作业都有背景单一,画面内容单调的弊病。教学资料的匮乏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导致了学生绘画的单一化和模式化,无法完成美术教学的预想目标。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成极数增长。计算机可以便捷接受外界输入的照片、图像、声音等信息,并可以编辑、存储和输出。根据计算机的这些特点,利用它的多媒体音像技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欣赏和观察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启迪,产生创作愿望。

在讲《老鼠嫁女》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剪纸方法、剪纸工具等资料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起了剪纸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说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

了热爱祖国的民间文化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大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电脑小画笔》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家乡》、《田野》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孩子们的大朋友。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最活跃的是孩子们的身影。一堂课40分钟,我留给学生创作的时间总是不少于15分钟。把大部分时间给了学生,也就给了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制作的过程中,多媒体一边循环播放制作过程和学生作品,一边播放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的想象力好像插上了翅膀,创新思维的火花被一次又一次擦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各国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实践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因此美术课堂应改革教育教学方

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精神。注重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仅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语言激励、实物展示、音乐渲染、从周围的事物中提取有价值的元素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农村的孩子生活圈子比较小。接触的事物也比较少。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孩子们拓宽视野,拓展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怎样才能让这种创新意识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呢?我一直在探索着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难题。

我尝试在孩子们制作泥塑之前,利用多媒体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孩子们。当他们看到大屏幕上那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时,总是抑制不住地发出“哇、哇”的惊叹,所以尝试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多媒体的更直观、更清晰、更具感染力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对以往的生活积累,可以激励他们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和经验去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作品。

老师评语

活学活用,很好!

评语时间 :2017-02-07 18:22:4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