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冯海    所属单位:楠木乡教管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10 08:55:02    浏览数( 0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随着科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学生丰富知识的需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二0一二年我们都亭二小也和全省其他中小学一样,安装了“班班通”,“班班通”已广泛运用于我校教育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共享,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下面就谈谈如何发挥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班班通”引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就是教师恰当、巧妙的利用音乐、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在教统一长度单位时,为扫清学习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班班通”设置动画播放:“小精灵变线段”,老师提问:“小精灵在靠我们呢,他在问我们这两条线段哪一条长些?哪一条短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演示课件——小精灵用小魔棒比划两条线段的长短,使学生看到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利用学生熟悉的小精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感受性来满足学生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班班通的运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 这样,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旧知作引,做好铺垫。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先出示课件,口算并说出算法:“32+7= 30+23=   28+40=   34+23= ”让学生在口算中回忆不进位加法的算法,在运用动画展示课本第8页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从而引入到问题中去。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把新旧知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重视问题的解决,是各国数学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从日常生活中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新授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可利用“班班通”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问题的发现,从而提出问题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的空间”里进行探索。通过“班班通”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讲《对称》、《平移》、《旋转》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解答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班班通”呈现“对称”、“平移”、“旋转”等动态过程,学生在观察中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班班通”辅助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突出教材重点,攻破教材难点,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快乐地获取知识,“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10 09:39:5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