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冉钦军    所属单位:楠木乡教管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05 10:45:13    浏览数( 3 ) 【推荐】

 

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冉钦军

(酉阳县楠木小学)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快捷的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了。然而边远山区小学的一些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当前边远山区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目标与教学时间冲突、教材与教学、课程任务曲解和教师专业不专职等困扰。作为一名从事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将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归纳,粗略地谈谈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借此抛砖引玉,促进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边远山区小学   信息技术现状    对策

现状

21世纪信息快捷的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了。然而边远山区小学的一些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当前边远山区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目标与教学时间冲突、教材与教学、课程任务曲解和教师专业不专职等困扰。作为一名从事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我将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归纳,粗略地谈谈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与对策,借此抛砖引玉,促进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硬件缺乏。

笔者身在边远山区的一个中心小学任教,小学无论在硬件或师资都应该是本地区最好的,尽管这样,至2004年我县成为全国首批“农远工程”项目县,小学才有第一台计算机,那时候计算机的作用只是用来接受IP资源,学生根本无法接触到计算机。至2015年之后,边远山区小学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教师们争上多媒体课,学生们才进一步了解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也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此我们的信息课从单纯的课本转向了多媒体教学,同学们虽然还不能亲自动手,相比之下能看到老师操作着真电脑已经开心的不得了。

二、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师资缺乏

没有一个专职的教师队伍很难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边远山区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一般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种是对信息技术特别爱好的其他学科教师 “跳槽”而来,一种是计算机教育专业小学毕业的专业教师。无论是哪一种教师在边远山区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地:专业教师不专职。究其缘由,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节,边远山区班额有限,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严重不足,为了达到小学规定的工作量,大部分信息教师还要承担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如此,有的信息技术老师还兼任小学打字员、通讯员等文秘工作。繁重的“非本职”工作,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从其他学科“跳槽”过来的教师由于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技术学习,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很难驾驭课程标准中的基于文字处理、图片处理、PPT制作更不用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内容的教学了。

三、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家校联动缺乏

边远学校,许多家长对信息技术课就等同上网,甚至老师与家长存在“谈网色变”,一说到网络就跟“沉迷”和“失足”联系在一起,不准孩子接触电脑,好像“电脑技术”就是毒品,严重曲解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诚然,互联网对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有些孩子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陷、制约上网的法制不健全、计算机普及过快而教育娱乐等正面软件滞后等客观原因也是儿童依赖互联网的重要原因。但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何须把它妖魔化。

四、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教学课时缺乏

   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课程起始年级是三年级,课时每周只有1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只能靠在学校周一节课的时间里接受所要掌握的知识,完成任务非常难。加之,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很多学科教师都觉得这是一个不重要的课程。信息技术课面临着被其他强调分数高低的检测科挤占的境地。

五、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教材不适应

   学生从来就没有接触到电脑,要严格按照西师版的教材上课,无法下手,简单的认识电脑硬件都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加之会正确使用鼠标及键盘整要一两个学期。再到接触软件那要更长的时间,现行的教材没有考虑到这些,造成三四五六年级上同一本教材的现象。再者很多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不相符。

六、边远山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教法单一,课改思维的缺乏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没有形成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成功的教学理论体系,更缺少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专家,相对于数学、语文学科更是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信息技术教法研究只不过在步履蹒跚地前进。

对策

一、整合资源物尽其用

我校根据实际和学生实际需要,把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室资源进行整合,派专人负责管理,力保物尽其用。组织信息技术教师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自行准备校本教案。三、四年级作为一个学段,重点以维护电脑、计算机组成、简单的认识键盘、鼠标操作为主。五、六年级作为一个学段,以键盘指法训练、拼音文字输入、用画图软件画图为主。每个学段提出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依据本教案组织教学活动,通过两年的实践,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而且实用。

二、家校联动注重宣传让教育理念到位。

学校组织家长参与学校课堂,随堂听课,召开家长会进行宣传教育让家长认识到: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本身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它给我们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利用它,掌握它,发展它。信息技术将是一条方便快捷的学习通道,又一个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宝库,还是孩子们以后的生存之道。

三、培训师资教研、培训到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到位

小学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开展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积极组织信息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同时,面对日益更新的信息,信息技术教师也要自觉学习,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技能,努力提升自己业务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应安排一定的经费,采用行政手段,要求教研室、教师进修校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层面的信息技术课,长期开展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技能的不同形式的培训,亲自示范、指导教师上好信息技术课,共同研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和教法。还应出台一套完整的、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各学科教师工作热情的方案。把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调资、晋级、评先、选优结合起来。

四、科学的管理、后勤维修保障到位。

在信息技术设备中,易于损坏衰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管理者应科学管理,不能动辄要教师学生赔偿,这样束缚了老师学生的手脚,不利于教学。同时一旦损坏,后勤应立即维修,不能让机器闲置。 

未来是孩子们的,我们教育孩子是如何更好地去适应未来。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学科,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探索和解决,努力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老师评语

继续努力!!!

评语时间 :2017-01-06 13:48:5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