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杨清兰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腴地乡教育管理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24 21:43:07    浏览数( 0 )

浅析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上明确规定:努力推进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下面就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本人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查、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本人认为: 一、课堂内,合理选择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媒体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什么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觉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多媒体,能更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点,把握时机,准确切入,恰当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堂外,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地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其优势如下: 1、为教师的课前备课提供参考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们在准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借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科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2、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三、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还应该遵循的其他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相近。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造烂制,牵强附会,为电教而电教而撇开为教材内容服务的目的。 2、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某些教学媒体而统一于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固然有其无比优越的特性,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某些媒体,比如在一些量于计量的教学中,显然不如用尺子度量来体会长度,用手掂来体会质量,观察实物钟表来认识时间更具有实效性。 2、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板书不是无用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板书了解老师的情感,把握教材内容,并且板书比较直观,且能传递板书本身以外的较多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4、实效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属于“画蛇添足”的,效果不明显的干脆不用或少用。 因此要想成功地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惊喜整合,教师除了必须掌握起码的计算机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中的某些教学方法,并且能创造或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否则,教师只能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潜力,其结果是把新瓶装旧酒,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多媒体在一节课中切入时机,切入量,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宜用则用,不宜用则不必勉强,一般要用在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精华处,教材的深奥处。为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扩充新的教学经验。教师必须终身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