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冉玉平    所属单位:官清乡教管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17 13:13:11    浏览数( 0 )

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不例外。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整合,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勿容置疑只要运用过的老师都能体会到它的好处。

一、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营造教学氛围。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师在选择开课环节时,就要精心的提炼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倍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品德与社会课堂不再枯燥、抽象。因此,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生活,让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炼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整合教材资源,提炼学习内容,是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这种整合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江山如此多娇》一课,本文以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绚丽为主题,向学生展开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前我就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外出旅游的图片,教学时充分利用图片、网上资料,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很快身临其境,真切感知祖大好山河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学习和情感体验。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媒体技术成为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当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因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 这才能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动形象。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