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戴安金    所属单位:龚滩镇教管中心    提交时间: 2016-12-29 12:46:51    浏览数( 1 )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其特点是:图、文、声并茂,有活动影像,能激发农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到达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优势简单归纳了以下两点:

1 能较快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20几年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能积极主动的去学。因此,在讲课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只靠文字和语言的刺激,往往对需要感知的内容不易理解,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即使教学效果好,那也是硬逼的,学生学的是死的知识,而不是活的能力。

2 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手段,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的功能,还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多种方式呈现,使学生眼、手、耳、脑均得到相应的刺激,提高了信息传播与融入的效率。

在教师的备课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的填补教材的缺陷,打破时间界限而获得资源,在学生的自学中,学生的学习路径变得宽广,并能不断的得到反馈、完善,从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创造能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12 13:28:2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