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微课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微课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01-032017-07-01

作业要求 :结合培训所学知识,提交一篇微课成果。此微课程必须为Wmv \mpg\ flv\avi\等常用视频文件格式,课程时长不超过10分钟,发送时内容中必须注明所参加的项目名称、区县、学校名称、制作人、作品简介等信息,否则不能准确判定您的提交记录而影响该项得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微课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侯平香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李溪镇蚂蟥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1-07 20:20:10    浏览数( 6 ) 【推荐】

教学内容:  第87页例1、例288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

  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主持人说:“哈尔滨零下63摄氏度,重庆68摄氏度……”

  同学们,你们对情境中的内容一定相当熟悉吧?你能给大家讲讲“哈尔滨零下63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为什么阿姨说的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打出的字幕就变成了-6℃呢?

  这里有零下6℃、零上6℃,都记作6℃行吗?

  你有什么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不同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现在,国际数学界都是采用符号来区分,我们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有“-”号的数来表示,例如把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或6摄氏度。

  (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87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教科书第87页的左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们再来看x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教科书第87页的右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师小结: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记录的呢?

  最后教师将数字改动成:海拔+8844.43米或8844.43米;海拔-155米。

  教师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3米;-155米这样的数表示比海平低155米。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8页试一试。

  3.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它们可以怎样分类呢?

  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如有学生提出更好)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像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像+63+8844.4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负数的教学,它是小学阶段新增的内容, 是小学生学习的又一种新的数。它是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

    在教学新课时,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例1中的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阿姨说的是零下6摄氏度,屏幕上怎么变成了—6℃呢?”这一认知冲突引起新课的学习,整节课以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为主。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本课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体现了这一亮点。通过借助温度计拨出四个城市的温度,零上温度学生很容易就拨出来了,“零下温度在哪?怎么拨?”学生在沉思与体验中发现,必须先找到0°C,对0的认识也更就为深刻。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为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6 13:57:59

微课成果

最新微课成果

推荐微课成果

热门微课成果

热评微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