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石小红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龙池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1-19 19:48:18    浏览数( 5 ) 【推荐】

1课时 问题解决(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例1,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第2829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初步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情境:

学校会议室一共能坐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 课件出示例1情境:

提问:画面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吗?

比较: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比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交流:比较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感觉?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复杂一点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大家有了自己的想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听听同桌说的和你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集体交流。

思考方法:要求学校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用主席台上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不知道,要用每排坐的人数×排数。(板书:主席台上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会议室一共坐的人数……

4)提炼分析。

小结:大家分析的有条有理,同学们真会思考,综合大家的分析,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要几步,是哪几步?

提炼小结:(1)主席台下可以坐多少人?(2)台上台下一共坐多少人?

5)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评价。

13×9=117(人)   1176123(人)

答:学校会议室一共可以坐123人。

2.回顾小结。

1)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过程,总结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

2)小组代表交流。

小结:先要熟悉条件和问题,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想该怎么做,然后解答;先想要求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知不知道……

3.试一试。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1题。

1)独立解决问题。

2)全班展示交流评价,重点引导思考分析过程的交流。

三、巩固深化

教科书第2829页练习六1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展示,展示时重点聚焦于分析思考过程方法,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四、总结提升

回顾我们这节课经历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大家什么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30 13:55:55

附件

  • 第1课时 问题解决石小红.docx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