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冉禄益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多街道教育管理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04 15:24:36    浏览数( 0 )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课主要讲了鲁班造伞的故事,故事有一片荷叶出发,充分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性,鲁班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服输的品质有力的感染了学生。

学情分析

学生对鲁班的了解较少,无法充分的了解整个故事,在故事开头介绍鲁班的同时学生积极性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来完成整篇课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PPT  光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跟读光盘课文。
   2、黑板上写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

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校本课的时候对某些生字词读的不够准确,老师还需要多次角度,学生对于鲁班造伞的故事不能完整而又流利的复述出来,无法深刻感知课文,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对此教读课文来引导学生。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04 17:17:57

附件

  •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鲁班造伞的传说PPT课件》.pptx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