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郑大洋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多街道教育管理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05 10:31:46    浏览数( 0 )

克、千克教学设计

               郑大洋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元、角、分、对于克、千克只是有点点了解。他们知道生活中买水果有多少斤。买菜有多少斤。生活中常常见到称,本课要教授的内容师要学生会用字母g”来表示克,用字母“kg来表示千克,并且把克和千克充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目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若干、称。

教学过程:

一、初识感知

1、PPT先出示到超市买水果的图片,让学生提出问题。

2、让学生对图中对话的“千克”有所认识。

二、从生活中引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在生活中你们去过超市吗?

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

 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

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

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三、认识称

(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

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称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称?

(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称。

3)详细介绍天平称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

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

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 (板书:1克)

(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

(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

(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

(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学生跟着画在书上)。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克与千克”小组活动记录表 
/

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克、千克的时候由于师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而且1克的质量比较小,在日常生活中又容易被忽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让他们动手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中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能够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概念。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06 08:18:09

附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克、千克的认识.pptx 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