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冉东波    所属单位:毛坝乡中心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29 16:11:39    浏览数( 5 )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5锡林郭勒大草原

姓名

冉东波

工作单位

毛坝乡中心小学校

年级学科

三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小学语文S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欢腾的场    面描写,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理解、感悟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欢腾。感受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的意思,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与欢腾。  

教学重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草原对我们山区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时让学生感悟草原之美有些困难,可能会出现教师引导,学生反应冷淡的局面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准备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突破:

1、制作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拉近草原和学生的关系。

2、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与作者达成共鸣。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雄伟的的高山,有秀丽的平原。老师想了解同学们去过草原吗?(没去过)你们想不想看看美丽的草原呀?(想)现在老师就领同学们到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欣赏那里的美好风光吧!(播放草原风光的课件,让我们山区的孩子领略一下草原的美丽风光。)  

     2、板书课题,教师简介锡林郭勒大草原。(设计意图:情景导入,介绍锡林郭勒草原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文路,找出重点词广阔美丽、欢腾。)  

 二、 细读课文 理解感悟  

     (一)指导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锡林郭勒大草原广阔美丽的?并把你感受最深的词句划下来。(设计意图:“品词、品句、品读”是体现阅读教学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词眼让学生比较、揣摩、体会,突现了“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讲”。)  

      2、指名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1 草:

A.“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①播放一望无际的草原的课件,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兴奋的小脸,听着他们啧啧的称赞声,我知道孩子们被美丽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了。我因势利导:闭眼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已来到美丽的大草原上,草就在我们的脚下,我们兴奋地向前奔跑着,向前,向前,再向前。你的眼前是什么?睁开眼睛,谈谈你的感受?②把你这种感觉读出来。(设计意图:让多媒体课件拉近草原和孩子们的距离,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把文本的对话与延伸的想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更好的体会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B.“无论是山岭上、深谷里,还是平原上,到处都覆盖着青青的野草。”  

        ①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②指导朗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就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吧。  

       C.“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①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②草不仅高,你还感受到什么?   

       ③想一想:在草原上捉迷藏,会是什么样子?   

       2)湖水: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①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3)野花: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②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不单单有这些种类的花,还有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野花的图片)  

     ③在青翠的草地上,就是它们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随机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突出了阅读教学“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的要求。)  

       4)师引导总结本段  

    作者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一碧千里的(        ),然后描写了清亮的(          ,最后写了各种各样的(         ),写出了草原的广阔和美丽。(设计意图:分别领略了草、水、花的美丽后,再引导学生总体回顾本段,从部分回到整体,广阔美丽的草原整体印象再次印入脑海,加深印象。)  

     3、再读12自然段,你们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试背第二自然段内容。  

     4、指名分别来背(板书:野草、湖水、野花)     

     5、小结过渡:阅读课文时,抓重点句就能理解段落的内容,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实践中发现文段的表达特点,掌握读懂段落内容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6、指导学习34自然段  

       ①默读34自然段,看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②小结:看,你们抓住了重点句“……锡林郭勒大草原还是个欢腾的世界”很快就理解了第四段写了什么。  

       ③是什么使得这片草原变成了欢腾的世界?就让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一起去大草原感受那里欢腾热闹的场面吧!(课件播放草原欢腾的景象)

三、拓展创新 发挥想象  

   1、看了这段录像,再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2、你们说的好极了!看来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草原上去,,这广袤、美丽、生机盎然的草原。让我们回家当一回小导游,向家人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吧。(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既使学生更深的理解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  

四、作业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唱歌)等方式表达对草原的喜爱。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导入:播放草原风光的课件。

 

学生饶有兴趣的欣赏

让我们山区的孩子领略一下草原的美丽风光。)  

 

2播放一望无际的草原的课件,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孩子们那一兴奋看着,啧啧的称赞

孩子们被美丽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了

3播放各种野花的图片

 

孩子们认识野花及颜色

引导孩子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复述课文内容

4播放牛羊成群马儿奔跑的视频

 

孩子们感受草原的欢腾的情景

感受草原的欢腾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背诵课文描写野花的自然段。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15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设计

美丽广阔:野草|野花

欢腾的世界:小马驹 雄鹰  黄牛

    

教学反思

本课是写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欢腾,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通过讲课使我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草原的美丽不仅仅表现在它的广阔,还体现在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蓝天白云,清亮的湖水,湖水中闪烁的七彩光芒,草原上盛开的各色野花,组成了一幅艳丽的图画,给读者以美感。作者在这部分的描写中由远及近,层层展示了草原的广阔美丽。其次,草原上欢腾的场面是由动物无拘无束的活动,牧民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构成的。课文中描写的动物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跑的,进行着各自的活动互不干扰,小牧民神气活现的歌唱着自己美好的生活。草原从静态的广阔美丽到动态的欢腾,展现了生动的生活气息。

如何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呢?我先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大草原有一种向往。学生有了兴趣,课上起来就顺了。接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听录音课文,自己谈体会,让学生说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就着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分段体会本课优美的词句,体会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最后让歌声带着我们再次去感受大草原的美丽吧!欣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设置这样一个话题在于激发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草原上自由驰骋。

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充满了新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体现。学生自读自悟,介绍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品味其中的重点词句。孩子们抓住一洼洼清亮的湖水的清透、通过开满、各种各样、清香等词感受野花的多、美、香。学生只有感受还不行,还得发挥学生的想象,我问学生:欣赏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景色,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现了同学们对大草原的热爱。

本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不够,导致有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

 

 

老师评语

按照教学设计与反思的要求完成,完成的很好。

评语时间 :2017-01-03 13:16:56

附件

  • 语文第五册 锡林郭勒大草原 课件.ppt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