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飞    所属单位:毛坝乡中心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30 15:31:59    浏览数( 8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认识,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的掌握,对后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本课时内容包括剪拼图形、总结公式、试一试、练一练和问题讨论五个环节,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自主学习、迁移推理的能力,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推导的过程,能充分理解公式的含义,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空间观念得到发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4、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5、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增强,并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熟练的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交互式白板、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

 一、情景导入

    图片1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到郊外的农场去看一看。

    师:来,首先这里有一块麦田,这个麦田是什么形状啊?它的面积你会求吗?你学过吗?能不能想想办法?学生动手剪拼。

   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做了几件事?别小看这两个小动作,这里可是蕴藏着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我们把它称为割补法。(板书)

    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利用白板演示割补过程】师:研究完了这块形状奇怪的麦田,让我们看看农场中还有些什么?  

   【白板出示两块麦田】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2块麦田分别是什么形状?观察这两块麦田,猜一猜,你觉得哪个比较大呢?怎样才能准确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探究发现

    (一)数方格

    师:数方格是一种直观计量的办法,我们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时候就是用数方格的方法,老师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意思,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吧。

    师:图中的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1格的该怎么办呢?按半格计算。

    (1)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个长方形是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呢?18

    师:你是怎么数的呢?速度这么快。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你是怎么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利用交互式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数格子】

    师小结:通过刚才数方格的过程,我们得出了长方形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接下来我们来填一填这个表格。【白板出示答案。】

    (3)猜想

    谁敢大胆地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太聪明了!那聪明的你们,有没有人想到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对的呢?那你们想补成什么形状呢?

   (二)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同桌合作

        学生同桌合作,利用剪拼的方法自主探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教师巡视和指导。

2、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用白板的移动、旋转、拖曳等功能在白板上进行剪拼操作】

    【白板展示多种剪拼方法,教师也可以在白板上直接演示,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剪拼方法。】

    3、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同学们剪拼的过程,请看屏幕。出示问题:

    (1)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利用回放功能将刚才学生的操作再次播放】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相等?

    (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相等?

    (4)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利用白板的铅笔功能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师:通过割补法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后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我们刚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6)探究活动小结:

    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验证了我们刚才的猜想。

    (三)解决实际问题。

    师:既然我们已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么你们能比较麦田的大小了吗?

    生:能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现在能告诉老师哪个麦田大吗?

    层层递进,拓展深化

    师:光说不练那是嘴把式,我们一起来挑战几道题。

    【利用白板的移动页面功能,让学生在白板上做题】

       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转化        割补法

          长 方 形 的面 积= 长 × 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S  =  a   h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利用白板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思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专业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或者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的思考自学能力。从这节课来看,我特别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

 

    2、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利用手中的工具,采用喜欢的方式去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并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逐步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3、 利用新的教育教学工具,直观的给学生把知识点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增强他们对新事物的认知,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有效指导;生生、师生的互动生成。

老师评语

按照教学设计与反思的要求完成,完成的很好。

评语时间 :2017-01-03 13:15:02

附件

  •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pt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