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丽    所属单位:酉阳县苍岭镇教育管理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06 13:40:15    浏览数( 0 )

教科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本课安排了“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的实验,归纳了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既是对前面化学变化现象的进一步深化,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从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到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最后归纳出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现象——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判断。

四、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五、教学准备

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和学生一起回忆学习过的《陶罐与铁罐》的童话,让学生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年后,人们为什么只发现那只陶罐而没有发现铁罐?

2、揭示新授内容:继续学习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

(二)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引导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的特征。

(设计意图:解释导拨)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
、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
、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6
、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知道在实验中做记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重要性。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探究过程,自行得出结论。)

(三)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板书:伴随的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寻找物质是否变化了的依据,我们需要从现象(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判断是否发生了与原来不一样的物质来判断物质的变化情况。 )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产生新的物质

淀粉与碘酒

颜色变化

铁钉生锈

颜色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

产生气体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产生沉淀、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学会整理知识的一种方法——填写表格。)

(四)总结拓展

1、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2、课外延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化学变化现象?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如: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 +铁  钉————颜色变了(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附: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课,不仅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几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更应该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时,能够列举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化学变化现象的同学寥寥无几,可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很差。教师应该激发起学生走向生活的愿望,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拓展时如果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现象,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化学变化现象并说明理由。这样既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激发学生走向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增强探究的有效性,才能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要高估学生的潜能,更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要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地方,敢于质疑,使学生思维相互撞击,加深理解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5 19:08:28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