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冉建明    所属单位:板桥乡教管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10 18:46:21    浏览数( 0 )

                                   少年闰土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⑴ 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⑵ 正音。
   
⑶ 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

  (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⑴ 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
   
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⑵ 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
   
(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设计意图:教会学生抓重点次与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6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我知道他是这样一个孩子:
   
出示课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从这些描写中,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答。
   
生:我觉得闰土……(设计意图:以上节课学习的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来复习导入新课,使学生回顾闰土的特点。)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五、研读课文
   
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学生读课文,指名答: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啊?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
   
出示课件: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什么时间或地点?(两个字。)干什么事?(两个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原来学过的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闰土向鲁迅介绍了哪几件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瓜地刺猹    潮汛看鱼 
   
2、闰土讲了这四件事,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答:有趣。比如:……
   
师:还有谁想说说。老师看出来了,大家对闰土的四件事都很感兴趣。这样吧,每个小组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事来讨论。谁来捕鸟?这组。谁来拾贝壳?你们组,老师在笔记本里还准备了许多贝壳的资料,一会你们可以来查一查。谁来刺猹?这组。谁来看跳鱼儿?好,你们组选择跳鱼儿可真不简单,因为文中对这一部分的描写很少,这件事需要咱们想象力丰富才行。好了,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学习方法,谁来给大家读读。
   
课件出示:
   
阅读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小组可选择喜欢的方式来汇报,如: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做实验、表演、画画、唱歌……
   
师:好,各小组先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再互相交流感受。
  
小组交流,师各组指导。
3、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师:好,请坐好。接下来汇报各组学习成果,请组长组织好本小组,准备好。你从哪件事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一雪地捕鸟:
   
生:我们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生:我们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怎样捕鸟。
   
师:这组不错,能动脑筋想出实验的方法来学习捕鸟。请派个代表到前面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生上台演示介绍。
   
师:你们组体会得很好,请回。还有哪个小组也学习的是捕鸟这件事呢?你们小组能不能读给大家听。
   
抓住哪些词语?生读:我们沙地上……那么,闰土究竟是怎样捕鸟的呢?下面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动画。师:你瞧,这么容易就捕到那么鸟,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读一读。
   
师生同读(指导感情):我们沙地上……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聪明能干
二海边拾贝壳:
   
生:我们从“海边拾贝壳”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指名汇报。
   
师:这组同学多了不起,通过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知道在海边的生活丰富多彩,捡贝壳是件多么有趣的事啊!

  师:闰土的生活多有趣,老师在电脑里面也准备了资料,通过电脑展示给大家。出示课件。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见多识广
三瓜地刺猹:
   
生:我们从“瓜地刺猹”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我们是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来汇报。
   
师:这个小组分角色读,合作学习,也值得我们学习,谁来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生评。
   
师:仿佛把我们带到月下刺猹的情境中了,我们也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能不能超过他们。刚才的那一组也要好好的读,看看再读一遍有没有新的感受,看看能不能读得更好。
   
指名读。
   
出示课件,指名来读:
1、“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轻轻地走去……”从这句话中我可以读出闰土很(   )。   
2、“它不咬人吗?”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师生评价。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机智勇敢
   
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所以虽然三十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这个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课件出示:“看瓜刺猹”动画)让我们也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动画。
四潮汛看跳鱼:
   
生:我们从“潮汛看跳鱼”这件事中感受到闰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生:我们是用画画的方式来汇报的。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的跳鱼儿。
   
师: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觉得闰土有什么特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见多识广
4、师引: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闰土心里的四件希奇的事,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课件: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等等。)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如果你是少年鲁迅你会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
课件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我真(    )啊!
   
5、师引:为什么鲁迅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鲁迅为什么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出示课件: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    ),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闰土在(    )时,我正在(   ),不知道(    )。

    师引读,生接读: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形式来把鲁迅与闰土的生活做比较,加深学生对闰土的见多识广、鲁迅及他的朋友们孤陋寡闻的理解。)
6、小结:
   
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分别时是多么地难舍难分啊!
课件出示(图)。指名感情朗读最后一段(配乐)。
六、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师: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你们想知道三十年后鲁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师引:在这堂课结束前,教师带你们到作业超市里去逛一逛。
课件出示: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评一评:少年闰土或少年鲁迅。
2、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
                
瓜地刺猹   机智勇敢
               
潮汛看鱼   见多识广

老师评语

优秀

评语时间 :2017-02-17 12:58:42

附件

  • 《少年闰土》ppt.ppt 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