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侯朝全    所属单位:龚滩镇教管中心    提交时间: 2017-01-20 16:34:11    浏览数( 0 )

示儿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古诗《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公元1126年,金国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陆游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奔走、呐喊,临终前给儿子立下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基本正确地理解这首诗歌诗句的意思。
2
.通过《示儿》在反复诵读与想像中感受诗句勾画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感受诗人爱国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句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写给儿子们看的)
 2
、陆游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其中有不少就是专门写给自己的儿孙辈的。在那些诗中,陆游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孙应该如何读书,如何写诗,如何做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示儿》,却与那些诗截然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歌,要求:a、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a、检查是否读通诗句;b、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
3、小组交流汇报学习结果。
4、教师板书“祭”,要求跟着老师在桌上写一写,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左边为两点;还有右上角的写法)
5、“祭”什么意思?
 (三)、疏通诗意

1、你还读懂了什么?
2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解释诗意(有解释不明确的地方提问一下,如:元知,但,九州同)

问:孩子,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你读出了一个什么字?
   
(“空”,“悲”)
    
板书:悲
   
悲啊,为什么而悲?(指名有感情地诵读,读出你的“悲”来。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学生解释诗意
      
板书:无忘
   
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反复引读这两句。
3
、诗意都读懂了吗?可是,看着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一些疑问在你心中慢慢升起?
    
预设:为什么明知万事空,还要家祭无忘告统一?
          
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
           
为什么要儿孙家祭时告诉自己中原收复的事?
           
……
4
、同学们的问题其实大同小异,大家都想问:陆游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事,是吗?

(四)、归总提升

    齐读《示儿》

(五)、试背古诗


示儿教学反思

                                        

    1、淡化诗意解释,强化情感体验。
   
古诗以凝练的语言叙事、写景、抒情、构境,因其凝练而形成了许多极富美学张力的空白处。今天的课堂上,我将尽量把诗意的解释进行淡化处理,而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让他们与诗人的心灵作一次近距离的直接的对话。
    2
、适度拓展学习,力争全面感知。
   
《示儿》这首诗之所以感人,我以为并不仅仅因为这首诗本身,其实感动一代代人的,更是它的作者——诗人陆游。《示儿》,正是这一生的渴望和千古遗憾的集中爆发。因此,要真正读懂《示儿》,就必须读懂陆游,就必须读懂他的渴望和他的遗憾。所以,在这堂课上,我将在适度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进行拓展,以期学生能对此有一个全面的感知。
    3
、加强诵读指导,追求多元共振。
   
对《示儿》这样的诗,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因而也会有不同的诵读,所以在诵读指导上我将尽量追求多元化;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感悟又会有其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倾向,因此就有了共振形成的可能性。我们追求这样的共振。

4、学生的关注面

由于学情不同,孩子在学习中差异大,课堂上教师没有对一些后进生给予关注。

5、课件制作与板书设计都还得有待提练。

老师评语

附件

  • 示儿教学课件.pptx下载
  • 示儿教学反思.doc下载
  • 示儿教案设计.doc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