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孙俊华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李溪镇天山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1-03 18:15:56    浏览数( 2 )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公式计算。 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分成不同等份的圆形卡纸、纸板、胶棒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看到老师手中的圆,你能想到有关圆的什么知识? 学生汇报。 
2、你们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 学生交流。 
3、那你知道什么是圆的面积吗? 学习圆的面积的概念。 请学生到台前比划比划。 
4、你已经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了?打开练习本写一写。    全班反馈。 
   师课件出示图形及公式。 5、你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吗?简单说。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课件演示。 
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  宽  6、总结方法: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生1:都要把它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生2:都要运用拼凑割补的方法。    师小结方法:说得非常好,我们学习一种新图形的面积时,通常都要运用拼、凑、割、补的方法,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那么是否也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师板书:转化法 (二)、利用转化,推导公式: 
1、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可以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 
2、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把圆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生到台前展示。
预设:生1:我们小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生2:我们小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把圆转化成了这么多近似的图形。 师板书:操作法 
3、师:为什么说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呢?请看课件(展示课件),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 预设:生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生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关系?带着问题先自己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 (1)、圆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哪部分? (3)、你能不能根据它们的以上关系由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
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推导过程。 5、全班演示、汇报: 学生到台前演示交流。 
(1)把圆16等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把圆32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2
C
(=r) ①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② 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师课件演示。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述。 (三)、认真练习,巩固新知: 
1、师:计算圆的面积一定要有什么条件?  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练习题: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 3厘米     d= 2分米 C= 12.56米 
(2)在草地中间的木桩上栓着一只羊,栓羊的绳子长3米 。羊可以吃到草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忽略绳头不计) 
(3)圆形花坛的直径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形的草坪,长25米 ,宽12米,一头奶牛被主人用5米长的绳子拴在草坪中央的木桩上(接头不计)。 (1)这头奶牛最多可吃掉多大面积的草? (2)奶牛吃不到的草坪的面积有多大? 四、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    转化法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操作法                                           ↓         ↓ 
  圆的面积 = 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化曲为直                                S  =     πr   ×    r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           ↓ 
  圆的面积 = 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  =     πr   ×   r 
五、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后的探究。学生有了应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面积公式的经验。所以教学设计时,我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 (一)、重视自主探究,促进合作交流。  
 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再现推导过程,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通过拼摆的方法,把要学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的,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并为后面自主探究推导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剪、拼、摆,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要边操作边思考找出拼成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圆之间的联系,然后得出: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当得出结论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字母怎么表示圆的面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完善公式。在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想象被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精确演示圆割补拼图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自己推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练习设计适当,由浅入深地巩固新知。  
  课上及时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04 09:53:53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