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石胜龙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李溪镇天山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28 07:45:42    浏览数( 2 )

《养花》教学社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

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默读、朗读等阅读方法。学会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具体表达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养花给作者带的来的乐趣,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准备了一些礼物送给大家,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2、我今天不光只带了礼物给大家,还想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有关花的诗句,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欣赏了美丽的图片,积累了优美的古诗,同学们发现这些图片、古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回答(都与花有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花有关的课文——养花(课件出示,齐读课题)。这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散文,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呢(《猫》《北京的春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简介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有《月芽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名剧,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播放朗读视频、学生感受,标出自然段。

3、出示第七自然段,学生自读,思考:作者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作者围绕“乐趣”来写的。)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板书:乐趣

三、抓“乐趣”,深化理解

1、乐趣之一:增长见识(板书)

1)作者说养花能增长见识,哪个自然段写这部分内容,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全班齐读,提问作者增长见识,具体是指什么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归纳:作者在养花过程中总结经验,花草三年五载地活着、开花,是很有意思的。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你在生活有总结出经验吗?(比如:钓鱼、放风筝、制作小玩具、饲养小动物等)

3)课件出示: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这句话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自豪,高兴),该怎样读呢?学生练习朗读,指名反馈。 

2、乐趣之二:付出劳动(板书)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说明养花的乐趣不光是增长见识,还应该付出劳动。看看哪部分内容写了作者养花要付出劳动,是怎么付出劳动的。读完后学生反馈,(浇花、搬花、抢花)

2)浇花、搬花是作者什么时候做的事。在文中找来读读。如此循环在课文中具体指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拓展:老舍先生为花草这会会出哪些劳动呢?(预设:施肥、松土、除草、捉虫、修枝、剪叶、)

把这些词语送在课文中读读:

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中去看看,给这棵______,给那盆_______,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3)抢花是什么时候的事。作者为什么用“抢”呢?你体会到什么?该怎样读呢(激烈、紧张)

4)课件出示: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是反问句。

我们改成陈述句: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就是真理。学生对比朗读体会。

3、乐趣之三:收获快乐(板书)

1)有句说得好;付出就有回报,老舍先生养花付出了劳动,他收获到了什么(快乐)。

收获的快乐有哪些呢?同学在第五自然段中找找。

2)这段话有几句(三句),每一句写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这段话分三层,谁来读第一层,抽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怎样概括这句话(赞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

(3)、除了“送牛奶的同志”会夸花香以外,这有哪些人会来我家,会怎么说呢?我们全家除了骄傲以外,这会有什么感受?

送____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____同志进门就____,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____.

(4)、课件出示:昙花:别名月下美人、夜会草、鬼仔花等.夏秋季晚间开大型白色花,花漏斗状,有芳香。

老舍约朋友看昙花,我也请你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昙花的图片)(板书:赏花)

 (5)、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学生归纳这是养花给作者带什么样的快乐?(学生回答后板书:赠花)

四、拓展练习

  老舍先生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写得如此感人,是因为他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只要我们像他那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也能写出让人感动的文章来,请同学想想自己养过什么动物,种过什么植物,试着写一写,让我们也感动感动。

五、作业布置

1、仿写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板书设计

                      养花

          增长见识                            热爱生活

         付出劳动  浇花  搬花  抢花

         收获快乐  赞花  赏花  送花          热爱劳动

          带来伤心       

教学反思:

  本堂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本展开,在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中迁入生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缩短与文本的距离。在教学养花的门道时,学生们说了对门道的理解——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同时也说出了自己在生活获得的经验,比如钓鱼、放风筝等。在对养花付出劳动时,由“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展开联想。说说作者给花浇水、搬动花草外还会要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了很多,与我在课堂预设的差不多,说明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达到了生活即语文的目的。在教学养花获得的快乐时,对于“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采取更换文本的词语“好香”、“感到骄傲”。学生在更换词语的同时也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很好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使整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深入对文本的理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本堂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时间上没有很地把握,在与学生课前互动环节浪费时间过多,以至于在对文本所体现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思想价值没有在能很好在课堂上渗透,在给我的课堂提出新的方向,如何在有效的课堂体现出更多教学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引起重视。





 

老师评语

本文题材为散文,在反复阅读的基础既陶冶了情操,又增长了知识。通过对学习文章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体会学习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反复体味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增加了学习名家名篇的兴趣

评语时间 :2016-12-29 21:54:55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