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8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吴生远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李溪镇蚂蟥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1-14 22:38:21    浏览数( 0 )

 1.北京的色彩
第一课时
一、课  题:北京的色彩
二、教学目标 :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3.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感受、体会北京的色彩。 
2.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四、教学难点: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五、教具准备: 
搜集北京的风景名胜图片。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北京”。抽生谈谈看到“北京”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板书“色彩”。把“北京”和“色彩”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3.今天我们将走进《北京的色彩》这篇课文,一起感受北京的美。板书完整的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找出最能概括北京“色彩”的句子。 
  引导:概括句一般在文章的那些地方出现?
    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3.根据总分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概括交代听说中北京的色彩与初到北京时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受;第二部分(4~8段)详写北京的自然景物和人文建筑的色彩;第三部分(9~11段)总写对北京色彩的深刻理解。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4~6段),写北京“自然风光”中的色彩;第二层(7~9段),写北京“人文景观”中的色彩。 
三、细读理解,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1~3段,试着把自己读懂的内容批写下来。 
  2.学生交流自己从段落、句子中读出的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适时的引导。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北京是红色的海洋”?你怎样理解?
(1)从“北京是红色的海洋”,“全是红彤彤的”可以看出北京城在作者心中色彩的单调。 
你怎样理解“南方人特有的绿色的骄傲”?
(2) “四季常青”,“带着一种南方人特有的绿色的骄傲”与“处处是红色的北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偏见”是什么意思?在本文具体指什么? 
(3)“壮丽而辉煌”写出了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觉。
(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作者听到的和看到的北京的色彩是不一样的? 仅从这一段看,“壮丽而辉煌”是什么意思?

 八、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生字词。
   2. 背诵课文第二至四段。
九、板书设计:
北京的色彩
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8段);第三部分(9~11段)。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4~6段),写北京“自然风光”中的色彩;
第二层(7~9段),写北京“人文景观”中的色彩。 
十、教后反思: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5 13:52:10

附件

  • 第1课《北京的色彩》课件PPT.ppt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