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石西川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李溪镇蚂蟥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2-08 13:05:59    浏览数( 0 )

                                                <<姐妹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8个生字,会写4个字,并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利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了解台湾岛、海南岛的美丽富饶,知道它们是祖国的两大宝岛,初步感知台湾岛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渗透识字方法。
   2通过朗读,激起学生对姐妹岛的喜欢、赞美,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收集台湾和海南历史、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特产等资料。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吗?它像什么呀?
    这就是我们祖国妈妈的样子,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想不想认识它们?
   2点击地图上的海南岛(出现海南岛配乐、配画面的自我介绍)。
    (我是幸福的海南岛,四周被南海的海水包围着,温暖着,我这里终年气温较高,盛产水果,有菠萝、椰子、山竹……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3点击地图上的台湾岛(出现台湾岛配乐、配画面的自我介绍)。
    (我是台湾岛,是祖国妈妈的另一个女儿。我住在东海上,我的面积比海南岛大,所以是姐姐,这里有美丽的阿里山,风景如画的日月潭,欢迎大家到台湾来做客。)
   4听完了介绍,你知道什么叫“岛”了吗?今天呀,我们就一起到——《姐妹岛》去玩一玩,好不好?师指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看配文插图。
   2生试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1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课件打出要认识的8个生字。学生自主拼读,不熟悉的生字反复练读。
    (3)相互提醒。哪些生字娃娃的名字最容易叫错,你给大家提个醒。
    (4)四人小组合作,互认互考生字。(组内的四个同学,都拿出生字卡片,由组长领头,互读互考)
    (5)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6)回文识字。这些调皮的生字娃娃藏到课文中去了,还认识吗?课件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抽生读,评价。
    (7)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抓住生字特点,巧记字形。
    (1)课件出示8个生字。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娃娃的样子?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请教一下。
    (2)把小组里好的识字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和给予鼓励。
     如:“姐”、“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
       “住”:亻+主(加一加)。
       “甘”:就像5根甜蔗,放在地上(联想)。
   3巩固识字。课件出示:海南岛上,一棵高大的椰子树上,结满了又大又圆的椰子,每个椰子上写有一个生字。读准字音并正确组词,就能摘下椰子,你能行吗?
  四、反复练读,读通课文
   1这些生字娃娃大家都认识了。那么,它们和文中的哪些字又交上了朋友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词并连起来读读。教师出示词语卡片,用指名读、抽读或“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2学生试着练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大家汇报读。读得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3学生自由练读全文。
   4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读,让学生们都能正确、流利地通读全文。
  五、描红感知,书写生字
   1出示要书写的4个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所在的位置。
   2学生提醒哪个字不容易写好,师随机指导,如“母”的笔画顺序。
   3师范写。点拨、强调书写要点。
   4学生完成描描写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学生自评,师生、生生互评并给予激励。
  六、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欣赏两岛风光片,谈谈你的感受。
    (2)文中哪些句子,集中表现了你的感受?引导朗读课文第一、三自然段,体会两岛之美。师相机板书(宝岛)。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渡:台湾岛和海南岛,都是祖国的宝岛,它们都有哪些宝贝呢?引入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生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两岛之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在台湾岛、海南岛的简笔画地图上添上东海、南海、阿里山、五指山、甘蔗、椰子等简笔画图;随机指导,通过说话练习和文中“又……又……”的词语朗读,感受两岛之美。积累词语“又……又……”。
    (2)美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表现两岛之美。
     ①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互读(读得好的竖大拇指夸夸他)。
     ③推荐读,自荐读;读后学生评价。
     ④师范读,告诉朗读小秘密(读的时候展开想象,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
     ⑤生再练读,分组比赛读。男女比赛读。
   3回归整体,美读全文。
  七、发现规律、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发现行文规律:《姐妹岛》每个自然段都按先“姐”(台湾岛)后“妹”(海南岛)的顺序来写。
   2根据板书,指导背诵。
   3自由练背。
   4能背的孩子自豪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
  八、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将收集到的有关两岛的历史、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特产等资料,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九、教师总结、升华主题


                                                     教学反思

有人说一年级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就看老师怎么去引导学生,每每想到这儿,我总是感觉压力山大,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实在是太小了,老师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的一笔一划都可能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很多习惯也都是从小就开始养成的。上周,我们学习的是第9单元,一个单元的讲读课文,每一课的课文内容讲起来都很简单,但是怎样使学生学会读书,在琅琅书声中感受作者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这个读显得特别重要也特别有难度。学完了第9单元,我觉得读特别重要,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多读,在读的形式上应该多样性,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赛度,当老师领读等等,而且每一次的读都应提出不同的任务。就拿《姐妹岛》这篇课文为例,初读的时候,可以老师先领读,然后学生自由拼读,圈画出要求会认会读的生字,解决生字障碍,然后可以同桌两人互读,互评,再次阅读的时候就要提出任务了,先划分出自然段,然后再分段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找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姐姐住在哪儿,妹妹住在哪儿,分别有什么,再美美地读几遍,这个时候可以分小组赛读,同时把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再读的时候就可根据主要内容,熟读成诵了,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段篇。读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边演边读,借助图片或多媒体诵读,配乐诵读,总是希望能够有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学会读书,学会学习。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5 13:53:07

附件

  • 姐妹岛(西师版).ppt 下载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