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2-20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石建平    所属单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馆乡中心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1-16 21:48:38    浏览数( 0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 峡之秋》描写了长江三峡一天之中明丽、热烈、明亮、静寂的独特美景,与前面写孕育文明的长江之美、后面写黄河的雄伟壮丽的课文共同构成了一组美景图。静心地品读着文章,就如同尽情欣赏着
一幅绚丽壮美的三峡秋色图。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江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美景的不同特点,积累好词佳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江三峡秋天之美;

2、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3、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励

1.据老师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旅游,你们中有谁去过长江三峡?

2.今天我们就来神游一番金秋的三峡。下面,结合大家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哪一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三峡?(生充分介绍)

3.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三峡的山到底什么样?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老师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放三峡风光片]欣赏了三峡的美丽风光,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美)

4. 录像中的三峡真美,作者方纪笔下的三峡更美。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三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课题)

二、导学探究

(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大家觉得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大家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早上中午下午。)

(二)、自主探究

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找到答案?(成熟)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充分说)

三峡的秋景如此迷人,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个时间的三峡?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2-5自然段,找到答案。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勾画描写三峡秋天景色及特点的语句。

2.勾画出描写景色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早晨

1.学生充分说。

2.教师引导:三峡早晨的特点是什么?(明丽)进一步解释明丽那些事物是明丽的?(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理解)

3.三峡的早晨就像是一首美妙的音乐,(播放音乐)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二)中午

1.中午的三峡有什么特点呢?(热烈)(学生充分说)

2.你见过热烈的场面吗?课文那些句子是描写三峡热烈的特点的?

3.出示:中午,群峰披上金甲…...三峡有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4.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拓展:还能把长江比作什么?

小结:中午的三峡充满了生机,是如此热烈,这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吗?

(三)下午

1.出示三峡神女峰的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觉?(雾多)

2.这是什么时候的三峡?(下午)

3.出示:下午,太阳还没有落……..”这一段

下午的三峡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学生说,老师补充)

4.讲解: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比喻句)

5.此时的长江和中午的长江比较,怎么样?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平静)

(四)夜晚三峡的夜晚景色如何?

1.课文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出示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摇曳

师进一步解释:渔火是亮的,夜是暗的,驳船是动的,夜是静的,以亮衬暗、以静衬动的写作方法,更能体现夜的宁静。

2.读这一段,读出静的感觉。

(五)月夜:

1)说到这宁静的三峡之夜,有一样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读,你们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三峡的月色到底独特在哪呢?大屏幕出示这时…………从山上挂下来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是呀,月光如水,多奇妙呀!这就是三峡的秋天,这一天正是中秋(随即出示)

1.齐读这一段。

2.作者在最后点明这天的时间,你觉得有必要吗?去掉可以吗?(照应开头,起强调作用)

三、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秋景。(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描写了三峡的许多景物,让读者感到美的感受。
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橘柚树的变化――它的叶子、它的果实,它的香味。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生命特征。紧接着学生发现阳光也有了生命,因为作者说它会跳跃,群峰有了生命,应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像战士一样披上了金甲,长江也有了生命,它像一条金鳞巨蟒……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见到了三峡秋天的景色,图文结合。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17 12:09:34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