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272017-07-01

作业要求 :

题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

(1)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doc格式)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提交要求:

(1)请将设计文稿(doc)与演示文稿(ppt)一起上传平台,演示文稿(ppt)可用附件上传。

(2)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设计文稿(doc)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2月20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

提交者:学员杨育安    所属单位: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7-01-04 13:48:10    浏览数( 0 )

一 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出示第1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

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板书:

1+1+1+1+1+1+……+1=32

2+2+2+……+2=32

8+8+8+8=32

4+4+4+4+4+4+4+4=32

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

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8相加)

7、教师: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     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互动探索

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

(1) 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  板书:8×4     4×8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学习例2

(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6次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 第1题。

2、课堂活动 第2题。小组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8+8+8+8=32(棵)                           3+3+3+3+3+3+=18(棵)

4+4+4+4+4+4+4+4+=32(棵)                  3  *  6=18(棵)

8  *  4=32(棵)                          6  *  3=18(棵)

或4  *  8=32(棵)

因数   因数  积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05 09:13:04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门教学设计与反思

热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