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治“病”体会

2017-01-21  发布者:蔡雨珊  浏览数( -)

我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不久,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还是个新生菜鸟。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虽没有工作经验却充满了激情与信心,望着前路,只觉无比光明、美好。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没我想的那么简单。作为班主任,工作可不少,家访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进行了第一次家访。

他是一个“慢”孩子,做什么都慢。吃饭、走路、背书、做作业......怎一个慢字了得?为了治好他了毛病,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然而并不起作用。最后我不得不从根源下手,进行了家访。刚到他家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忐忑,因为相较于他父母而言,我只是一个小姑娘,没什么威信,我怕无功而返。但为了治好他的“病”,我还是静下心来观察他的家境、他的家人以及他在家里的状态。他家里比较乱,很多东西摆放得没有章法;父母年纪比较大,很多时候对这个幺儿都处于无可奈何的状态;而他在家里更慢,父母叫他吃饭叫了很久都不见他去。他爸爸见我在,面子上挂不住就大声一吼,让他不要吃了,而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下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父母太宠孩子了,让孩子养成了慢的习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的坏习惯,自然不是我三言两语就可以改变的。家访的最后,我和父母进行了单独的交谈,我告诉了他们孩子在学校的一个状态,分析了“慢病”的原因。当然,我说得比较委婉。他们是通情达理的人,觉得我分析的很好。他们告诉我,他们也发现了孩子的毛病,也想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可就是下不了决心。之后的一番深入交谈使我们达成了共识,我们决定家校结合,一起帮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

家访之后,我们时常电话联系,商讨具体方案,了解孩子在家或校的表现。发现不妥就修改方案,有效果就继续实施。就这样过了近三个月,我发现“慢”孩子渐渐有了转变,虽然比起一般的孩子,他还是慢,但相对于以前而言,他吃饭快了一些,做作业快了一些,做事都比以前专注了。对于他的转变我十分高兴,不仅高兴他的成长转变,也高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很好的一次体验,也是很成功的一次尝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