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截止日期 : 2017-01-10

作业要求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丁钢    所属单位:八步区莲塘镇第二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26    浏览数( 2 )

乡愁

 

教学目标:1理解《乡愁》中物象寄托的情感;初步掌握借物象表达情感的方法。

  1. 在朗诵中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诵《乡愁》,品“物象”

    1、提示背景(展示):

    诗人回忆七十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屋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了《乡愁》。”

    2、初诵乡愁

    学生朗诵

    朗诵指导

    3、同学们先看题目,乡愁是诗题。当然也是诗歌的主题。那么这个“愁”字,从哪儿可以看得出来呢?

    学生思考

    展示:余光中说,这首诗“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4、愁字的背后是什么呢?(《乡愁》的表层是愁,其深层则是爱,对家乡的人、物的深深眷恋。)

    总结: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表达了诗人的浓厚的思乡情怀,这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范读。

    学生试读。

  2. 话乡愁,析物象

  1. 一首好诗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物象”的选择与排列。

    物象(意象):诗歌中饱含作者情感的人或物。

  2. 选择物象有什么基本要求呢?

    典型。以《乡愁》为例

  3. 用学过的乡愁诗歌说明物象排列的一般方法。

    (按时间顺序排、语义轻重排——递进法)

    大家学过哪些有关乡愁的诗歌呢?

    学生回答

    展示:

    并列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递进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 仿《乡愁》,写物象

    仿照《乡愁》运用物象写一首诗或一段、几段诗,表达你某个方面的感情。

    学生写作、展示;教师点拨、示范。

    父爱

    邹国金

    孩提时,

    父爱是厚厚的肩膀。

    扛着骄傲的童年,

    扛着长高的理想。

     

    中学了,

    父爱是呆呆的目光。

    盯过菜色的面容,

    盯过羞涩的行囊。

     

    大学时,

    父爱是粗粗的牛缰。

    牵走寒冷的雪冬。

    牵走如血的残阳。

     

    后来啊,

    父爱变成弯弯的小路。

    弯弯地连着家门,

    长长地通向远方。

     

     

    成功的原因:

    这一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以朗诵来带入课题,抓住“愁”字来突破情感,用“爱”来作为结尾。教会学生意象和物象的概念和区别运用。读诗——学诗——引诗——写诗,过程流畅、逻辑严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会用诗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