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截止日期 : 2017-01-31

作业要求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黄玲    所属单位:沙田镇道石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23    浏览数( 16 ) 【推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黄玲



 

(广西贺州平桂区沙田镇道石学校,广西  贺州  542899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文意,了解“世外桃源”的故事,并能够复述故事。



 

3.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4.体会作者对“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议词,疏通文意。



 

3.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



 

[学习方法]



 

1.朗读、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



 

3.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是否熟悉啊?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可是难得的仙境啊!正是“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今天,我们就随诗人陶渊明的神笔去游览一下那神秘美丽的桃花源!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陶渊明,东晋著名大诗人,名潜,字元亮。年少壮志,博学能文,却生不逢时,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让他的才智难以施展,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过着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陶渊明善诗文辞赋,他的诗作,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记”是“诗”的序言,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者塑造了一个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三、读文感知



 

1.听录音朗读,感知文章大意。



 

2.学生齐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圈点,划线,画出难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易把握感情的语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小组内交流,指正。



 

3.对照注释,阅读课文,正音正字,弄懂疑难字词。



 

出示小黑板:



 

垂髫( tiáo    要(yāo    俨然( yǎn    邑人(
yì)



 

阡陌(qiān  )( mò )  骥( jì     怡然( yí )



 

四、研读课文



 

分小组朗读课文,四组各读一段,组内交流,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教师指导和点拨)



 

第一段: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异(对……感到惊奇)



 

之(代这种美景)    穷(走到尽头,动词)



 

第二段:得(发现)   才(仅,只)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垂髫(小孩)



 

第三段:乃(竟然) 所(地方,处所)
具(通“俱”,完全,详尽)



 

       
要(通“邀”邀请) 先世(去世的祖先)
妻子(妻子孩子)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更不要说)



 

       
延(邀请)    为(对,向)



 

第四段:得(找到)  扶(沿着)  (做标记)  诣(谒见)



 

       
说(报告)  如此(像这样)  志(标志)  遂(竞然)



 

第五段:规(计划)  果(实现)   寻(不久)   遂(就)



 

       
问津(探访,探求)



 

2.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五、小结



 

1.通假字



 

要—邀  邀请     具—俱  完全,详尽



 

2.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 鲜艳美丽            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味道)新鲜              今义 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 妻子儿女             绝境:古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男子的配偶                 今义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     缘:  古义 沿



 

      今义  不管(连词)               今义  缘分



 

延:  古义 请                    如此:古义 像这样



 

      今义  延长,延伸                  今义 这样




 

一词多义




 

便舍船 (舍弃)                寻向所志 (寻找)



 

屋舍俨然(房子)               寻病终(不久)



 

遂迷 (竟然 )                 处处志之 (做标记)



 

后遂无问津者(就)             寻向所志(标记)



 

不足为外人道 (对)             乃木惊(就)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给 )      乃不知有汉(竟然)



 

捕鱼为业(作为)



 

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黄发垂髫   鸡犬不宁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与世隔绝



 

六、课文内容再现



 

1.朗读课文。



 

2.让学生讲“世外桃源”的故事。



 

3.复述课文内容。



 

七、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朗读,齐背诵,指名三位学生各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



 

课文分析,进一步理解文意



 

1.理清思路



 

逢源(景色)   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



 

访源  自然景色:土地肥沃……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桃源人精神:其中往来……怡然自乐(愉悦安宁)



 

      社会风尚:便要还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辞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复寻  欣然规往——未果



 

2.线索: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二、研读与欣赏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桃花源美在哪里?



 

明确:自然环境美、生活环境美、风俗人情美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



 

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奇)



 

4.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明确: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5.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乐幸福)



 

6.桃花源中的人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7.桃源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桃花源的人与世隔绝久远?



 

明确: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分析: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8.桃花源很美,如仙境,渔人来过一次,回去时又“处处志之”按理说,应该找得到,怎么就找不到呢?这地方存不存在?从文中哪里看得出来。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1)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桃花源记》,跟随作者欣赏了桃花源的独特美景,也进一步了解了陶渊明。生活在现在的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憧憬更美好的明天。



 

四、作业



 

1.课外阅读《桃花源诗》。



 

2.用现代汉语改写这篇文章,详细描绘出文章的景物和情景。



 

  



 

板书



 

       逢源



 

              ∕ 自然环境美



 

 访源  
生活环境美       理想社会



 

              \ 风俗人情美        ︱矛



 

                                   ︱盾



 

       辞源  ------------------   现实社会



 

       复寻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