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截止日期 : 2017-01-10

作业要求 :请描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为某节课某一环节所设计的案例,并对其案例产生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说明。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梁志强    所属单位:钟山县公安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26    浏览数( 0 )

 

《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

第一个环节: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

活动一:课堂引入

1、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4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

2、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3、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AB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52的关系,52+122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2=2。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这里,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数”与“形”的密切关联,形成猜想,主动探索结论,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自然得到运用和渗透,“面积法”也为后面定理的证明做好了铺垫,双基教学寓于学习情境之中。

第二个环节:证明勾股定理的教学

活动二:证明新知:

方法一;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的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正方形=C

S正方形=4ab+(ab

方法二;

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

求证:a2b2=c2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4×abc2

右边S=a+b2

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

4×abc2=a+b2

化简可得。

归纳1.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证明方法,让学生把已有的面积计算知识与要证明的代数式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几何意义的理解构造图形,让学生在探求证明方法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个环节:运用勾股定理的教学

活动三:练习与思考

1.       RtABC,∠C=90°

⑴已知a=b=5,c

⑵已知a=1,c=2, b

⑶已知c=17,b=8, a

⑷已知ab=12,c=5, a

⑸已知b=15,∠A=30°,求ac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12,求第三边。

3.已知: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6cm

⑴求等边△ABC的高。                                                 

⑵求SABC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设置问题不仅是检验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更是对勾股定理探究方法和证明思想的综合运用,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创新能力。

第四个环节:挖掘勾股定理文化价值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见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它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数学猜想、数学推断、数学论证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勾股定理最早记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古代的《周髀算经》,在我国古籍《九章算术》中提出“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被成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欧式几何的核心定理之一,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基础,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数学家、物理学家、艺术家,甚至美国总统也投入到勾股定理的证明中来。它的发现、证明和应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希望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精神,欣赏数学的美。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