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7-01-12

作业要求 :     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潘旭    所属单位:钟山镇城厢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1-09    浏览数( 0 )

                                  实践研修成果

                                                 地形和地势(八年级地理上册)

 

 教学目标  

          1. 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3. 掌握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地理景观图片 地理挂图 录像 

教学课时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中国地形图》)(使学生对地形有一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里?       

   (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板书: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师活动]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学生活动]1.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 

         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教师活动]

          2.指导学生在教材25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学生活动]

         2.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 

 [教师活动]3.

        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的分布”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4.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云贵高原景观图。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学生活动]4.欣赏景观图,学生阅读教材24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总结: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

 

           各地区形态各异,我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

           [教师活动]5.课件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读图了解我国各种地形面积 的比例,其中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明确: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探究问题:

     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将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第二课时 

         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

          启发学生: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板书: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投影)自制《中国地势变化正误示意图》。 

       (提问)投影屏幕上是两位同学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学生:图B)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师:答得很好,你的联想能力很强!) 

       (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

       (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 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

        (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  

        (观察判断)同学们仔细阅读图2.927页),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 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

 

   

           对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教学反思(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到理论的循环往复过程。研修成果瓜熟蒂落)

        本节内容有三点:一是“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二是“地形复杂多样”,三是“山区面积广大”。反思如下:

一、处理教学重点方面:

          1、我注意帮助学生进行“立体的地形”与“平面的地形图”的思维转换,由地图入手,通过分析分层设色地图的指导阅读,学生对“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内容掌握较快,基本上能理解三级阶梯的高低不同,教学效果明显;

         2、根据《初中地理“地图”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地形的特征,通过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不同地形的特征,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很快找出五种不同地形类型。

         3、让学生制作小模型,注明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学生兴趣浓,热情高,掌握牢。

二、难点突破方面:

          1、通过制作模型,学生从直观上理解了山脉的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

          2、学生先掌握了我国地形总体特征后,理解我国五种地形比例,特别是山区面积广大就比较容易,费时较少;

          3、在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时,抓住山区特征去分析“自然灾害”,抓住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对“交通”的影响去分析我国贫困县的分布,学生感受真切实在。

三、教学方法方面:

           运用图导法,学生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教学效果明显。

四、也有不足之处:

          在教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的影响中,学生对因季风促使暖湿气流能深入大陆内部、但山脉对暖湿气流又有阻隔作用,理解不够深,往往说得不太清楚。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