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7-01-15

作业要求 :     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林益庭    所属单位:富川一中    提交时间: 2017-01-11    浏览数( 0 )



















 


 


  初中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通过培训,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教学技能。而作为一名还比较缺乏经验的教师,通过学习,学到了自己教学技能上不足点和存在的缺陷。例如,在新教材人教版数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主动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作为新教师,感觉自己没有较强的组织学生的能力,而且课堂教学情境或活动设计不够创意,导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课堂教学的方法上过于单调,导致在课堂中对于学习数学没有新鲜感。下面是通过国培学习后,我对于上述问题的几点解决方法的思考。 

一、 情景设计,激发探究欲望 

1)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作为引导者,教师为了创设的情景够新鲜,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或通过网络媒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为借鉴。(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就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 

二、总结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知道一般的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2)讨论法;(3)直观演示法;(4 反馈练习法;(5)读书指导法;(6)小组活动法;(7)多媒体教学法。 

而在这些中,我发现自己平时较多的使用讲授法和反馈练习法,较少或基本不用别的方法。这样就导致了教学方法单调,死气沉沉。从而自己总结出:(一)、自己有能力学习的,尽可能上学生动手或讨论,或者小组形式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二)、利用多媒体,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有必要学好多媒体使用方法,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起着非常良好的作用。像学习圆的知识,如果利用多媒体来教学,不仅直观,而且易懂,很多繁琐的地方多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后可以简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再者初中学生对于多媒体的教学感到很新鲜,所以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很有效。当然,也不能过多的使用多媒体。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后,关于自己教学技能上有待提高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我们都知道新基础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就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何谓探究?“从无到有”才是探究,“从无到有”就是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不明白到明白的过程。数学探究性学习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猜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关的原理和结论的方法。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和创造的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是体现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但又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而“欲望”会让人产生一种冲动,是动力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地投身于探究活动之中。创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设计问题——组织问题”三个环节,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难易适度。 例如,我在教学整式乘法中的乘法公式时,先发给每位学生四张硬纸片,其中两张是边长为a、b的长方形纸片,一张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还有一张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通过拼一拼、想一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推导出完全平分公式。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数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数学方法的直观性,使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及时运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拓展空间,培养探究热情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相信学生的前提下,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就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我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摸球后尝试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和讨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然后小组活动,动手实验,收集数据。使学生在游戏实验中经历了“猜测——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活动过程,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了描述不确定现象的随机概念,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在时间上要比老师讲解花费得多,也许练习的数量会减少,有时甚至会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但实践证明,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这很好地说明了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学透,“费时”“费力”些也是值得的。只有这样,课堂才自始至终充满了吸引力,散发出探究的快乐。


三、课堂评价,促进探究激情


伴随着新一论课程改革的开展,课堂评价学生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去探究、发现。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让学生通过把多边形划三角形的方法来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就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结论。当时,有个学生展示了他的结果。这个学生一说完,我就对他的结果进行了夸奖,同时还让其他的同学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同学们的积极性高了。所以在以下的例题教学中,大多数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大胆的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因此,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把握住激励性评价


的时机,就会激起更多同学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学生,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教学的高潮。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