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7-01-10

作业要求 :     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陶海燕    所属单位:钟山县公安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26    浏览数( 0 )


一次函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  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知识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法
教具准备:弹簧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简单复习函数的概念

 2.演示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现象,提出问题:在弹簧长度发生变化过程中,弹簧的长度是哪个变量的函数?为什么?

3.汽车匀速行驶途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与什么有关系?这其中有函数吗?

二、新课学习

1. 做一做。让学生做书上157页上面两个题目,使学生在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学习讨论:刚才写出的两个关系式y=30.5xy=1000.18x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让学生分析出他们的共同点:

    左边都是因变量,右边都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

②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次数都是1

③从形式上看,形式都为y=kxbKb为常数。 问:从自变量的次数上看,这样的函数大家认为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引导学生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x的一次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一次函数y=kx+b中,k可以为0吗?b可以为0吗?引导学生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并接着引导学生比较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用集合的方法比较):一次函包括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3.例题学习 例题1是考察学生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学生直接进行口答。
例题2是培养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简单一次函数关系式及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第三问严格地讲应先判断出工资的范围是800<x<1300,应将此情况提出让学生讨论。

三、随堂练习 1.找出下面的一次函数,并指出其中Kb的值。若不是一次函数,请说明理由。 Ay= +x       By=-0.8x      Cy=0.3+2x2    Dy=6- 

2.已知函数y=(m+1)x+(m2-1),m   ),yx的一次函数;当m     ),yx的正比例函数。

 四、拓展应用    

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去井岗山体验革命历史。出行方面准备从甲、乙两家旅行社中选择一家代办,已知两家旅行社报价相同,都是每人200元。不过,甲旅行社开出的团体(15人以上)优惠办法是返还现金500元作为门票费,乙旅行社的团体优惠是,所有人员费用均打9折。设学生人数为x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分别为y甲、y乙,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两家旅行社收费y(元)与学生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该关系式是什么函数?(y=200x-500y=180x)(2)如果学生为20人,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收费。到哪家合算?(y=200×20-500=3500(元);y=180×20=3600(元);y甲< y乙,所以到甲旅行社合算。)(3)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乙旅行社?(依题意得, y甲- y乙>0,即(200x-500) -180x0,解不等式得,x25,所以当学生多于25人时,到乙旅行社合算。)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内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六、作业

读一读:中国古代漏刻   

必做题:161页习题6.2123题选做题:161页试一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数与方程(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不过,所教班级中数学基础大多较差且缺乏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上课时放慢了节奏,多叫学生回答问题,多安排学生间相互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重点在点拨和解题规范上加以指导,所以教学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