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教学论文 作业周期 : 2022-10-13 — 2022-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不少于2000字),占10分。注:教学论文必须为原创,请勿抄袭,审核重复率为30%,系统自动判定为抄袭不能提交。提交材料要求:平台提交一份,同时word版附件提交一份,备注序号+姓名+学校+学分账号
发布者:培训管理员
提交者:学员许环剑 所属单位:文昌市东郊中学 提交时间: 2022-11-29 22:17:05 浏览数( 0 ) 【举报】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序号:426 姓名:许环剑 学校:文昌市东郊中学 学分账号:619743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去体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角色,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性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也很紧密。创设情景,带学生走进数学,让学生动手多做,来感受数学的真谛,及时为学生排疑解难,让学生爱上数学。
兴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求知的向导,是成功的先兆。教师的教学能否获得丰硕成果,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是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方法很多,下面我浅谈几种体会。
一、教师在教学转换角色,教会学生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转换教师角色。作为教师。应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隐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数学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的人才之需要。比如在讲线段的长短比较时,教师可以设计询问学生平时如何比较身高,并请两个同学演示。再让学生仿照比身高方法来比较两支笔的长短,由此引导学生找到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个问题。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时,不再需要我的引导,学生从线段的比较中有找到了角的比较方法。另外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半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创设情景,带学生走进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老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乐于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并深切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如果适时创设情景教学,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数学将变得不再枯燥,学生也将兴趣盎然。例如,在教《13.1.1 轴对称》时,我采用情景导入教学。通过展示学生们的日常收藏,可以让他们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轴对称”,从而为学生们认识“轴对称”创建了情景,使抽象的“轴对称”生活化了,也使抽象的数学趣味化了。
三、让学生动手多做,来感受数学的真谛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 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在活动课堂中展现自我,发展数感。数学实践活动立足于面向全体和发展上 在导与学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实际操作活动课堂这种形式正好可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时间和更大的为操作空间。在“全等三角形”时,我首有先把全班同学分成12组,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剪刀以及一些必要的作图工具。上课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开始布置作业。要求每一位学生按要求画三角形,然后将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来放在一起,观察每一位同学所画的三角形是否重合,这些重合的三角形具有那些特点......作业布置之后,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到各组做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最后,检查课堂作业,让每一组的学生汇报他们的观察到的、讨论、归纳之后,各组之间点评每一组的优缺点,并评出表现出色的一组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通过这种实际示操作活动,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在活动的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协作关系,更加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通过师生合作,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师合作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多姿多彩,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由于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的孩子,因此,我们让孩子们做的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且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
四、及时为学生排难、解疑,让学生爱上数学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愿望的达成和努力后的成功。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重点、拨难点、解疑点,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的一面,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把握好思维训练这一主线。“学源于思,思起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区,激发思维的火花。如:在教计算题、解方程应用题等,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学生板演的问题,教师的简单的一问:如果是你做的话,你会怎么做? 问题的提出,促使学 生们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力图寻找出更好、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不人云亦云。因此,数学老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经验,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和脑,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并使之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数学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启迪思维,培养智能,使学生在乐学之中学会知识,创造多彩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
2.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数学》(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
评语时间 :2022-11-30 08: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