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园本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四:幼儿成长档案 作业周期 : 2017-03-292017-05-27

作业要求 :      请教师使用电子相册或ppt等软件工具,制作提交一份电子化幼儿成长档案,反映全班或某名幼儿某阶段成长情况,亦可记录幼儿在某教学与游戏活动表现。格式可以为doc,docx,xls,xlsx,ppt,pptx,pdf,rar,zip。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作业四:幼儿成长档案

提交者:学员薛青    所属单位:梨洲工业幼儿园(梨洲街道中心园)    提交时间: 2017-05-16 13:58:49    浏览数( 0 ) 【举报】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建立与运用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向我们倡导的理念,它明确提出教育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能解读幼儿,研究幼儿,能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于是,各种为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方式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由于传统的评价观念还残存在一些教师的脑中,因此,评价的主动权还是掌控在教师手里,评价的内容也常以幼儿习得的技能为主,忽视对情感、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单一,并且在评价时较多采用横向比较,忽略纵向比较。这种过分追求客观化、标准化而导致的客观而非合理、客观而非真实的评价倾向严重影响了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转换视角,采用多元的个性化评价形式来解读幼儿,从而真正地融合“以幼儿发展为本”这一理念。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对课题的认识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元、个性化评价的方式,采用记录、面谈等方法,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绘画的作品收集起来,获得幼儿个体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资料,并按阶段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幼儿在不同时期绘画水平的发展及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此作为对幼儿个体进行教育的依据,以求调整教育的方法。它具有阐述、自评、讨论与实践的功能,也是对幼儿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的充分尊重,强调幼儿真实的所思、所想、所作,突出师幼、幼幼、亲子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手段。

(二)研究综述

1、关于幼儿绘画方面的研究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就将美术看成是可以改变人的重要手段,主张对儿童的绘画教育既要注重天赋,又要强调勤学,这样一来能使儿童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思想品质,强调“文雅教育”,将和谐发展的重点放在美育方面,这种舍弃狭隘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对以后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均重视通过绘画来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中国,蔡元培

* 课题组组长:薛青(执笔);成员:黄平、施佩青、陶雪琴、邵丹、王建萍、芦志波、

陈绒萍、史艳芳

就致力于通过美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丰富精神生活;而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对儿童的绘画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研究,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从一个儿童的图画发展过程看儿童心理之发展》等,在中国学前教育儿童美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关于教育评价方面的研究

对于教育评价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深入,在国外,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情景观点的学习理论,将理解看成是“在学习社群的实践活动中,个人参与时间活动的能力”,学习所进行的就是这些实践活动及参与能力的强化。到了9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反思了几十年来评价领域的发展状况后,提出了表现评定的评价理念,主张评价的主客体之间是边界融合的对话关系,倡导解释——质化的评价方法论和侧重发展的评价功能,强调评定内容的真实性和情景性,彰显评价的多元价值标准,突出评价在课程中的“嵌入”和“伴随”作用。而卷宗评定则是表现性评定中最著名和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对此有研究的有Meyer1991):“有目的地收集幼儿作品,这一系列的作品展现出幼儿在一个或数个领域的努力、进步与成就。整个卷宗的建立过程都有幼儿的参与,同时卷宗还包含了幼儿的自我反省的证据。”DeFina1992)认为:“卷宗是有系统、有目的、有意义地对幼儿一到两个领域作品的收集,任何年龄和年级的幼儿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不仅学会了选择作品放入自己的卷宗,同时还学会了设置选择标准……”;国内对此研究的有吴镏莹等,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研究者把“卷宗”这词改为了“成长档案”等新名词,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三)课题的提出

《多元智能》之所以在教育界造成轰动,是因为它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

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智组型,更强调了“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有效的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Haggerty1995)”。这就向教师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怎样鉴别幼儿的个性潜能?依据什么来评价、怎样评价正在发展中的儿童的个性?怎样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适宜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个别化?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在《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写道:“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示美感的良器。要知儿童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因此,以幼儿绘画作为载体,来探视幼儿内心世界,解读幼儿、研究幼儿,是众多评价形式中最有效的一种。因为我们知道,绘画教育除了以教育为手段,对幼儿传授绘画知识和技能外,还可以通过绘画教育,来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促进幼儿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所致,尚不能运用成人的语言符号系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经验和情感,因此,具有“美术语言”功能的绘画就更适用于幼儿进行表达内心世界了。

二、研究设计

(一)关于“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界说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是一种能够真正帮助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的评价手段。它大大拓展了普通意义上幼儿画册的内容,它包括教师对孩子在园绘画活动的记录与评价,家长对幼儿在生活中意愿绘画活动的记载,还包括孩子对各种作品的收藏、活动的记录以及资料的收集;它不仅能够真实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及成长过程,还能体现教师的个别化引导策略;它不仅为教师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帮”、“教”、“引”及时提供了有效信息与客观依据,还能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育与经验进行积累与提炼、批评与反思,同时也为家园及时沟通与亲密合作开辟了全新的渠道。

(二)研究目标:

1、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幼儿绘画评价模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自我评价等多种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4、更新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 

(三)课题假设

  我们设想:通过创建科学、便于操作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以合理使用该档案为主线实施个别化教育,使该档案不仅成为幼儿的绘画成长历程记录手册,也成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桥梁,更成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活动与进行反思的客观依据。

(四)研究内容

1、 对幼儿绘画成长档案建立的研究

2、 对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运用的研究

3、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运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五)研究原则

1、 关于课题研究的原则

互动性原则——课题研究过程并非教师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多方参

与和合作,包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讨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探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班级之间的借鉴等等。

动态性原则——研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不断地试行、修改、征询、调整过程中逐步完善与完成的,这样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掌握规律,提高教学效益。

2、 关于创建与使用“绘画成长档案”的原则

1)创建“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对教师的操作需求、家长的了解需要、幼儿的发展特点等

因素进行综合,创建能满足教师、家长、幼儿、幼儿园及教育教学工作等诸多方面需要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

实用性原则——所谓“实用”,包括“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能够帮助发掘幼儿园课程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便于教师使用、便于家长操作、便于幼儿参与;具有可推广性等方面。

2)使用“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使用时应做到记录与分析明确,记录应真实反映事实,不随意加入成人的主观猜想和臆断;分析应真实、恳切。

多元化原则——使用时应坚持记录方式的多元化,评价策略的多元化,参与人员的多元化等,以保证“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目标、内容、形式及价值的多元化。

个别化原则——不同幼儿有不同的特征与需求,属于不同幼儿的档案应当有其自己的特色,反映出档案所有人的独特个性、教师一对于他的清楚认识及采取个别化教育策略和成果等。

参与性原则——“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不仅是教师的,也是家长的,更是幼儿的,因此,三者都拥有参与的权利和责任。

随意性原则——“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不仅是教师开展教育的资源与依据,也是幼儿成长历程的记录,过于研究化的档案只能称之为“教师专业档案”,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忽略与幼儿在心灵与情感上的交流,不能忽略成人对幼儿的赞赏与肯定,使“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更具有人性化特征,成为孩子人生中一份最为珍贵的财富。

(六)研究对象与时间

1、对象:本研究以本园大三班、大四班、大七班9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2、时间:20058月——20068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8——20059月)。包括资料收集,研究综述,研究程序的制定等。

2、实施阶段:(2005年9月——2006年6月)。主要包括:

1)建立绘画档案,研究绘画内容和互动策略。

2)运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提炼边总结的方法形成阶段性总结。

3)收集、整理研究的实案材料。

3、总结阶段:(2006年8——10月)

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系列论文。

三、研究过程

(一)创建符合多方需求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确定并不是仅凭教师的主观设计或“拿来主义”就能够完成的,而应当充分考虑到涉及“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各类参与者的实际需求,周全细致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 明确理念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建立必须首先统一重要参与者(教师、家长、幼儿)

的思想,让大家理解“档案袋评价”的本质特征,了解到评价不仅要重视幼儿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幼儿的未来发展,重视幼儿本人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重视每个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我们建立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真实鲜活地刻录了幼儿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更好地帮助幼儿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效应。

2、 制定内容

我们以多元智能为理论基础,尊重幼儿个性差异,力求让档案袋更具个性色

彩。“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些好的学生”,我们档案的内容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关注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因此,我们是以多维视角的理念来确定内容,从而衡量幼儿的发展。

1)家长准备工作

家长是“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重要参与者,“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能使他

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子女在园的活动情况,也是他们与教师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对“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了解和意见非常重要。在家长调查工作中,我们首先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请家长参与“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家长对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理解”、“家长希望参与的栏目”、“请家长设计一份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等等;接着,我们将家长的反馈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一些较为集中的建议与意见;最后还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更透彻地了解家长的想法与意愿。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但大大拓展了思路,还调动了家长积极性、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有效利用了家长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全面性与实用性。

2)教师准备工作

教师是“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最直接的操作者,承担着绘画活动组织、记

录与评估、交流与沟通等重要的责任。教师是成长档案的创作者,她们首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与幼儿兴趣开展绘画活动;接着,教师们又成为评价者,与幼儿交流遇到的困难,并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每月召开一次实验班教师讨论会,就教师关心的“如何选取绘画题材”进行讨论。施佩菁是一位多年从事幼教的老师,她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儿童的许多第一次都发生在幼儿园,比如第一次玩蹦蹦床,那种表情惊喜、跳跃感极强的模样,老师所要采集的就是孩子的第一次,就象一颗颗珍珠一样,把它串起来,变成一根珍珠项链。毕业的时候,每人捧了一本多好。如果我是家长,我很愿意有一本。”施老师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接下来,我们几位老师一起欣赏了大一班幼儿姜雨婷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还邀请姜雨婷的妈妈,姜雨婷和她的同伴一起讨论她的作品,制成了“绘画作品档案”的最初雏状。

 

我想我说

    姜雨婷(幼儿,6岁):这一天,我真高兴,因为我们新房子快盖好了。我要从三楼往下扔吃的东西和皮球,那是上梁要做的事情。我妈妈、哥哥、弟弟等人拎着袋子去抢扔下的东西,有苹果、橘子、包子、馒头、糖果……。大家都很开心,上梁了!

 

 

 

 

 

 

 

 

 

 

 

 

 

 

 

 

 

    

 

1:姜雨婷第一次绘画作品《浇花》            图2:姜雨婷第二次绘画作品《上梁了》

 

 

 

 

同伴说

毛毛(幼儿,6岁):我觉得画得挺不错,特别是这幢二层楼房画得很好,有门有窗,屋顶上姜雨婷打开窗往下扔东西的样子也画出来了。地上有姜雨婷扔下来的苹果、足球、包子、糖,象石头一样的那是什么东西?(姜雨婷:那是馒头)

 

家长说

    姜雨婷妈妈:上梁了,要搬新家了!这是今年我们家的喜事,婷婷把这高兴的事情画下来,想必她的心情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婷婷画的是她的愿望,是祝愿家庭幸福,如新造的楼房一样节节攀升。

 

老师的评价与反思

邵丹:这幅作品极富生活气息和创意,画面中的楼房占了主体位子,二层楼房结构普通,但姜雨婷从屋顶的天窗处探出头往下扔东西的情景较为生动有趣。楼房后面的灰色墙砖有深有浅,说明她的观察力挺强的。在构图方面,画面的比例、均衡感较好,但人物稍显呆板,动态不够。

施佩菁:这幅作品看起来让人发笑,上梁时往下扔的东西撒满了一地,而且小作者画得比较细致,每件依稀可见。来抢拾东西的人物动态不一,有正面、侧面、背面的,但每个人的笑容非常灿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与以前的《浇花》那幅画相比,孩子的进步很大,特别是构图方面,画面的比例、均衡感都比以前好。

薛青:我觉得儿童的画主要体现的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经历的事情,画画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评价孩子的画一般从成人的角度,比如说:画得很干净,色彩用的多,我们的视角应该降低一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儿童的绘画不应该失去孩子的纯真的东西,评价标准设计的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3)幼儿准备工作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顾名思义,是属于幼儿的绘画档案。因此,我

就组织幼儿讨论有关“绘画档案”的问题,向幼儿解释“档案”的涵义,讨论其用处及使用方法,最后每个幼儿都兴致勃勃地讲述了对建立自己绘画成长档案的意见和想法。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创建过程中,教师、家长与幼儿都是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创造者,创建活动使大家认识到:“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是我们通过实践、合作创造出来的。由于有了创建时期的参与过程,为教师如何科学使用“档案”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适合多方操作的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

1、“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操作流程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作为一种新颖的评价方式,它区别于往传统的教师主导式的评价。为了让“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能够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具有效性、及时性,我们进行了严谨的商讨、科学的论证,采纳了幼儿、教师、家长的有关建议,确立了基本的操作流程,使整个评价的设计凸显开放性和前瞻性,也调动了全体参与者的积极性。

操作流程图:

 

 

               

 

 

 

 

 

 

 

 

 

 

 

 

2、展开丰富的收集范围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收集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形式是多彩的。首先是捕捉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积累绘画素材,如幼儿平时在园最喜爱玩的器械、游戏等,此外,双休日及假日活动中的趣事也可作为绘画素材,如有的幼儿在节假日期间,由父母陪同来到乡下摘西瓜,将它用绘画语言记录下来,也非常有意义。在有了丰富的内容后,让幼儿运用油画棒绘画、树叶粘贴、毛笔画、铅笔画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呈现自己的意图,并把其收集在“档案”中。

3、开展必要的技能指导

由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常会遇到想画而不会表现的现

象。这时,教师就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技能指导,帮助幼儿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而提高档案的质量。如幼儿经常在草地翻跟头,翻跟头时眼睛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倒过来的,孩子们很想把这些有趣的事情画下来,但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倒过来的人很难画。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先画正面人——画纸倒过来,再画所看到的景物。这样,幼儿操作起来也简便了。

因此,在指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首先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兴趣,教给他们观察事物的(远——近,整体——局部,粗——细,动——静等)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在这基础上提供各类事物作品进行欣赏(美术作品、音乐作品、语言作品、自然景物等等),提升他们的欣赏能力,激起他们的创作想象,为自己的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幼儿开展自评、互评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给幼

儿一块自己展示的舞台,让幼儿自由展示和感悟作品的点滴,同时还指导幼儿评价和反省的方式,使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逐步增长,从而培养幼儿正确、恰当地评价他人的能力。

4、确定合适的摆放位置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摆放位置也要经过细心考虑,应便于教师、家长与幼儿取放,能够让家长随时翻阅到孩子点滴的变化,随时写上自己的只言片语;能够让幼儿随时可以将自己心爱的作品放入档案,能够让幼儿随时可以取下档案来让教师或家长帮助解读。这样的档案才是“活”的,才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三)展开利于多方评价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

    新《纲要》提出:幼儿教育的评价应当强调多元性,“被评价者”再也不是那种被动地接受“外部人员”评价的对象。“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中积累的各种作品,成为评价者开展评价的重要依据。

1、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内容可以是幼儿作品,可以是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可以是幼儿参

与的各类活动,也可以是自身的教育行为。教师评价幼儿的内容可以包括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等等,并通过对幼儿的评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有效性和活动设计的适用性。而教师进行评价的方法则要根据观察目的、幼儿特点及阶段目标等来决定。

2、家长的评价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

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中也应体现家长的评价,它包括:

评价幼儿——家长可对幼儿绘画活动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价,也可提出疑问,而后与教师共同分析幼儿行为进行评价。

评价教师——家长可通过教师所记录的幼儿绘画活动及幼儿自己的描述,对教师的教育策略进行评价,并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评价幼儿园——家长可透过“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中所包含的各项内容,清楚了解幼儿园、班级在各个阶段开展的各项活动,从而对幼儿园教育理念、保教工作等进行评价,使幼儿园更加了解家长的意愿与希望,促进幼儿园办学的人本化。

3、 幼儿的评价

教师要让幼儿对“绘画成长档案”具备强烈的“所有权”意识,因此,在“绘

画成长档案”创建初期就已注重让他们积极参与。而在评价体系中,幼儿自己的评价仍然是决不可少的。研究已经证实,幼儿特别是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与反省能力,能够在观察交流中评价他人,它可以让幼儿能正确认清自己,树立自信心,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中的评价者从单一的教师转变到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共同参与;而被评价者也从单一的幼儿转变为幼儿、家长、教师与幼儿园;这无疑会促使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与多元化,也使“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成为促进幼儿、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有效动力。

四、研究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建立与使用“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有效规

范,使教师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幼儿的绘画成长记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引领教师、幼儿、家长转变评价观念

通过构建“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使我们教师从过去单纯关注有绘画成果上

转向关心幼儿学习经验状态及个性发展上来,使教师由单角度了解幼儿转向多角度、多层次全面了解幼儿,使教师由过去只研究教材转向既研究教材又研究教育对象上。

 通过构建“幼儿绘画成长档案”,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认识与评价的空间。幼儿在“绘画成长档案”中能够对他们过去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发现自己现在和过去的差异,树立起不断进取的信心,也有助于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达到亲其师、信其道,融洽师幼情感、发挥隐性教育的效果,从而唤起幼儿对幼儿园美好生活的幸福回忆,培养幼儿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幼儿今后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通过构建“幼儿绘画成长档案”,有助于家长更加关注子女的深层发展,而不是单纯着眼于幼儿的成绩;有助于家长及时得到子女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也有助于家长对其子女加大评价力度,用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成长,同时“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交往方式,是家园合作的途径,使家园联系更加科学、深入和有效。家长与教师一起生动地描绘幼儿在园和在家的努力和成绩,从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2、 提供了可借鉴的幼儿评价操作方法

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育教学轻身心和谐发展的

现象。反映在对幼儿评价内容和方法手段上,其实质上已歪曲了评价的本意。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评价方法以成绩好坏来衡量,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符合社会对人的多元化要求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评价是种重发现、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动态教学评价,能使教师、幼儿、家长都有效地投入到评价中来,改变了以往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单向性评价,使对幼儿的评价变得更加具有能动性和可操作性。

3、 开辟了教育评价方式的新途径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录用了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给幼儿以启迪、赏识和

激励,使评价带有了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促使幼儿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主动、和谐、健康地发展。同时,它符合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整体性、操作性和持续性,是即时评价的好途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能展现幼儿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信息,通过作品发现幼儿学习经验状态,通过积累的档案了解幼儿的成长。它更符合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能有声有色地刻录每个孩子金色童年的成长足迹、学习轨道,为教师、家长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了解幼儿“成长足迹”的平台,架起了一座能有效进行家园之间沟通交流的“空中桥梁”。

4、 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幼儿绘画成长档案”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幼儿

的学习兴趣,评价让幼儿体验到了自己的点滴进步,建立自信,促进了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①观察力和欣赏能力的发展

实验班与平行班对比,实验班的幼儿观察和欣赏能力发展较快。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仔细观察各种事物,并从中体验到美感。如自然角的种子什么时候发芽,花瓣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等,幼儿会很欣喜地把看到的东西告诉老师和同伴。

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作画题材接近生活,不受条框的约束,幼儿有充分想象的自由,使创造性思维发展很快。如看到一个圆形,他们能把它想象成30种以上的东西,思维非常活跃。在参加余姚市幼儿科幻画现场作画比赛中,《蚊式无痛注射器》、《草皮快速生长车》、《导盲镜》、《太阳能电池》、《未来宇宙空间》、《净水鱼》、《电力加油站》、《房车》等作品充满想象力和童趣,获得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位全市之首。在参加全国双龙杯书画大赛中,《月球第一村》、《海底世界》、《蚂蚁在干什么》、《海底总动员》等作品获得一钻三金十二银的好成绩。

③幼儿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性增强,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教学实验,以幼儿为活动主体,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感受和体验,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④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个性得到发展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没有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之分,教师正面鼓励幼儿,肯定他们的作品,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原绘画能力较差的幼儿不但能大胆作画,且绘画技能也迅速提高了,“老师,我不会画”的现象再也不存在了。了,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

例如:施佩菁老师在自己的子课题“利用作品分析法,提高幼儿自信心的个案研究”中以班中典型的一名自信心缺乏幼儿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一系列的跟踪研究。这个名叫洁洁的幼儿在幼儿园情绪沉闷、冷淡,常常独自游戏,不主动参与活动,即使参与了也喜欢顺从和模仿别人,一碰到困难马上就退缩了。在一些自选活动中,她总挑选最容易的任务,理由是:“它容易,我喜欢做这个。”“我不会!”等等。从她的绘画作品中更能反映出孩子拘谨、抑制的性格来(请见下图)

 

 

  

                                      

       洁洁的画(图3):                  小朋友的画(图4  

  把洁洁的画(图3)与小朋友的画(图4)相比,她的画面很单调,构图小,形态把握不是很准确,整幅画色彩偏暗,可以看出洁洁性格胆小、内向,作画时比较被动,心情不愉快。请她来自评(见图5),她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了几句画的缺点,没有一点解释和说明,自信心显得非常不足。而小朋友的画(图4)构图大胆、色彩艳丽,显示出其大胆、外向的性格,他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绘画活动,对自己的画评价很高,非常自信(见图6)。

 

 

洁洁的评价表(图5                   小朋友的评价表(图6          

经过一年的干预,洁洁的变化是较大的,从她的绘画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

    

洁洁的画(图7                      小朋友的画(图8

 

 

评价表(图9)

   从(图7)(图9)看到,经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策略,洁洁能大胆地作画,构图大了,色彩也鲜艳了,同时能积极主动自信地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在其它游戏活动中,洁洁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自信心有了显著地提高,随之,孩子的性格也开朗了,教室里能常听到她开心的笑声了。看来,运用美术作品分析法能有效地了解幼儿,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从而实施合理的教育来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成为一名健全的人的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⑤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学实践中,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作品,使幼儿在这些主动学习过程中,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幼儿就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表现了幼儿的创造性行为在幼儿言语发展上的体现。

⑥提高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幼儿在美的事物的刺激下,自觉参与美术技能学习,主动去表现美,提高了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更好地完成了美术教育任务。

(二)反思

进行“幼儿绘画成长档案”评价时,我们都感受到了评价对幼儿能力、兴趣和需要的充分尊重,强调幼儿真实的所思、所想、所作,突出师幼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学会反思。教师群体参与幼儿的绘画评价,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便于形成学习化的、研究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缺陷也是存在的:档案袋的应用需要本已十分忙碌的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档案袋的评价策略对教师、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否则评分的信度容易受到怀疑。

  

每个幼儿都是有着明显个体特征的独立个体,他们的认知和表现方式都应受到成人的关注和理解,任何一个孩子都可能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方式的活动中表现出过人之处。通过“幼儿绘画成长档案”的创建与使用,我们更加关注每个幼儿,更加关注幼儿发展的过程、更加注重教育的个性化与个别化。我们的“幼儿绘画成长档案”将成为幼儿、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园教育共同成长与成熟的见证!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18 17:50:24

园本研修作业

最新园本研修作业

推荐园本研修作业

热门园本研修作业

热评园本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