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园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园本活动心得 作业周期 : 2017-03-292017-05-20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园的教研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教研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园本活动心得

提交者:学员包琴雅    所属单位:海宁市袁花镇中心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03-30 21:30:34    浏览数( 3 )

数学也美丽

——数学教研培训活动心得

本学期我园开展以数学为重点的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数学也美丽》的培训,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触颇深。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是前提。

每个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每个儿童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应尽量创设大量的愉悦学习的氛围,不仅让幼儿“学会”数学,而且在“学会”数学中享受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一)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心理氛围。

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创新更不是教出来的。要挖掘幼儿的创新意识,首先得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心理倾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使幼儿乐学、会学。幼儿只有把自主探索知识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需求,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

(二)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励的。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全自主或不完全自主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是某些方面是自主的,而某些方面是不自主的。幼儿如果逐步形成了自主探索的习惯,其创新思维就水到渠成。

1.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挥幼儿的创新潜能。肯动脑筋、爱动脑筋的幼儿,思维才有一定的深度,才有创新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要提供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应该注重幼儿的思考过程,不能只关注问题的结果。

2.诱发幼儿善于激发与新的学习有关的知识,积极的用原有的知识同化新的学习材料,促使新旧知识相互使用。如让幼儿认识椭圆形时,可结合前面认识的各种图形,将原有的图形和新认识的图形结合在一幅图片中(房屋、汽车等),让幼儿找找每种图形各有几个,既认识了新图形,又巩固了原有的知识,一举两得。

3.创设宽松、和谐的空间,使幼儿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思源于疑,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疑问,才会思考。先要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敢于将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来;再渐渐培养幼儿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并能就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培养幼儿积极地参与小组交流与合作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也应成为知识的主要方式,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合作中逐步完善和发展,有利于选择最优化的方案。

二、在数学活动及练习中发展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发现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非简单地追求结果。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往往带有表演的性质,幼儿一猜就中、一试就会、一验就灵,只能按照教师的套路和思维模式亦步亦趋,幼儿思维被凝固、格式化,创新能力被降到了最低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每一个结果的深入探索、推导的过程,最终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幼儿创新思维。

数学是科学思维的工具,因此创新意识必然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数学活动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幼儿对概念、定义的记牢和应用,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去经历学习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探索问题。正如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顿登塔尔所言:“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造数学知识,就是‘再创造’”。

如我在教大班幼儿学编应用题时,出示图片:不同高矮的树木、不同颜色的花朵、在树上休息和在天上飞的小鸟各若干只、不同形态的小朋友等,然后提问:通过观察图片,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编一道应用题,又能编几道应用题?其实这幅图中不论根据哪种事物编应用题,每种都至少可以编两道以上。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分析,在激发幼儿创新思维时也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恰当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开放度。

(二)给幼儿创设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特别要求教师重视创设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各种教学情境,这也是教师创新教学艺术的精华。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给幼儿创设新思维的时空,给幼儿创设多向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思考、讨论中学习,这时教师适时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激活幼儿的思维,直到幼儿自己发现正确的判断。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适当安排有助于幼儿创新思维发展的题型。

如在让幼儿学习长方形的拼拆中,我设计了让幼儿“用一条直线来等分长方形有多少种分法?”幼儿很快发现了四种分法:

 

 

 

 

 

 

 

 

 

 

 

 

1          2        3           4

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用一条直线还可等分出两个同样的梯形,然后教师再启发幼儿想一想,总结出规律:通过长方形对角线交点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把长方形分成大小一样的两部分。从而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拓宽幼儿思维空间。

对于每一个数学问题,所求答案虽然与他人相同,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维方式往往与他人不尽相同。想法、设计表现得很独特,就属于创新的表现,这既是创新思维的出发点,又是幼儿园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三、注重幼儿多动、多疑、多言,培养和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是一种明智的学习方法。并认为幼儿园教育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查思维的诸条件上是改进教学、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

(一)以动促思,发展创新思维。

动手操作与幼儿的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在操作中,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最深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以促进其本能的表现和发展。陶行知先生也主张从“做中学”。因此,教师在活动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让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为他们创造感兴趣的连续活动,使幼儿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

如大班数学“9+  =12的进位加法时,可让幼儿摆弄小棒等练习凑十法。引导幼儿从小数里拿出一个放在大数里,和大数正好凑成十,这样反复多次地拿,从而得出9添上1就是103可以分成129+1=1010再加上2等于12,使幼儿加深对式题的理解。

(二)以疑促思,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源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多疑,如提供一些数字卡片,让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式题;联系幼儿生活实例,让他们自编自解;解答一些答案不是唯一的问题,培养幼儿探究与思考的习惯通过提供一些“悬念问题”,让幼儿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这样一种境界,促使幼儿进一步去探索未知的新情境,发现未掌握的知识。

(三)以言促思,发展创新思维。

以思维的特点来看,死亡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虽然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但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功能。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说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并可促进大脑的思维。对幼儿来说,虽然学会了一些概念,并能进行一些初步的判断推理,但是他们往往还是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虽然他们会做一些初步的运算,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幼儿都能说出“8+2=10,但当教师问:“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幼儿就回答不出他是如何思考的饿。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给幼儿提供语言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

四、在对材料的操作中培养创新思维。

(一)在对材料的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索某个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但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对有形有色的材料的操作时,他们会倍感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创新学习的动机。

(二)在对材料的操作中引发求异思维。

求异是创造性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材料操作中,应注意幼儿求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幼儿敢于标新立异,不师云亦云,邯郸学步。

如在让幼儿学习比多比少时,我出示了5个苹果和4个梨,让幼儿把它们分放在两个盘子里,并且两个盘子里一样多,目的是让幼儿知道541。可是当苹果分放两个盘子还多一个时,我问幼儿:“还能再分吗?”大部分幼儿都说不能了,可有一个孩子却说“还可以分”。这时活动室里发出了嘲笑声。我于是让他站起来说说还可怎么分,这个幼儿很大声地回答“把它对半切开来分”。虽然他的做法违背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意愿,但我们不能不为他的勇敢求异精神所感动。

(三)在对材料的操作中鼓励幼儿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想象,只有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幼儿的创造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在材料操作中,应重视对幼儿进行敢于想象、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如让幼儿认识数字“5”事,我为每位幼儿准备了5根小棒,请他们用5根小棒摆一个形状。开始大部分幼儿都只摆出了一种图形,我通过引导启发,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了多种图形。

(四)在材料操作中培养勇敢精神。

勇敢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点。因为任何才干离开了勇敢,就不能上升到创造的水平。对公认的东西表示怀疑,需要勇气;善于想象提出似乎难以达到的目标,也需要勇敢。在材料操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

如在幼儿学习“比多少”的活动中,我出示图片5个苹果、3个梨,让幼儿比较苹果比梨多多少?我故意在后面要填的括号里多画了两个圆点,有许多幼儿都已经看出来了,但不敢说,只有少数说画错了,多画了两个,我故意装作听见的样子,这几个幼儿也不敢再举手了,只有一个幼儿仍坚持举手,我让他说出答案并说说为什么。他说得很好,我表扬了他,还奖了他一朵小红花。这个小环节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鼓励了幼儿的勇敢精神。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持之以恒,把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落实到数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从而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只有渴求创新,才能有所创新。只要我们教师把创新意识教育看作是实现民族振兴的一项根本性认为,就必然产生巨大的内驱力,而当我们一旦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时,则必然发现:创新的素材俯拾皆是,创新的机会数不胜数!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多参加培训及教研活动,需要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学会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的有创新出现。

 

 

 

 

 

老师评语

园本活动心得

最新园本活动心得

推荐园本活动心得

热门园本活动心得

热评园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