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的小策略

  发布者:张金萍    所属单位: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2017-04-01    浏览数( -)

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一直是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们最关注的问题。有的老师选择的是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多写多练,每天有日记,每周有周记,学生苦不堪言,老师也埋在作文堆里爬不出来。鉴于上述情况,在和老师们讨论交流和多方查找资料之后,结合自己的一线工作的点滴得失,归纳了几个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的小策略,希望对初教作文的老师有所帮助。
一、消除作文功利心理,练笔有感而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安排我们写日记,有时候别的作业多了,或者有了什么好玩的游戏,(这样的原因总是很多)我就会在本子上用前言不搭后语的几句话交差。到了考试的时候,习惯使然,也经常用潦草的几个字完成作文,质量当然不好。当了教师,有一次看到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绣花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就抖动得越厉害,线就越不容易穿入。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目标的颤动”。所以我想,功利性太强的日记,是不是也患了这种“目标的颤动”症呢?曾经也布置过一天一篇日记的作业,收起来检查的时候,便发现学生们有的因为要完成任务而生搬硬造,读起来味同嚼蜡;有的为了要达到字数而满篇都是乏味至极的语句,内容不知所云,更有难以忍受的,便是随便抄一篇文章聊以充数。所以,与其追求练习的数量,还不如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相应的习作技巧的指导之后,引导学生就某一个细小的技巧进行训练,提高每篇作文的质量,既减轻了学生的作文负担,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习作技巧的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二、课文当做范文教,学习作文技巧。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如果在教学中,因文而异,把每一篇课文都当做范文来教,根据课文中本身蕴含的习作技巧的示范加以引导,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孩子广开“写”路,巧妙地练,恰到好处地练,就能准确把握练的时机,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教师虽不问一句,不着一语,却能使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像的王国里,自读自悟自写。这样,我们的练笔也就有了着落,有了效果。对于学生的练笔,最好能当堂评价,当众朗读优秀练笔,既鼓励了作者,又为不好动笔的学生指引了方向,开阔了思路。 
比如第七册第一单元都是一些写景的文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表现鸟的天堂的景物特点的写法,学生都能感受到文章语言的优美,也为找准了文章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而欣喜不已,也可以看到,学生基本掌握了写作的知识,但是把知识向技能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渡,这时,引导学生观察校门前的小树林的景物,然后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作文,应该是水到渠成了的。果不其然,大多数学生的习作都能准确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作文,文章语句优美,时常让我为他们的奇思妙想惊喜不已。
三、教给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虽然我们总是强调要观察,只有好好进行观察,才能写出真实、具体的文章出来。但是,至于怎样观察,我们却讲得很少,而学生对于怎么观察也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观察到学生对漫画很感兴趣,我在黑板上花了一个大大的滑稽的人像,引导他们说出五官、手等的作用,以“假如没有了      会怎样”进行说话练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五官和手、脚乃至皮肤在观察中的作用,为了趁热打铁,我就带了一些绿豆和黄豆进教室,分发到学生手中,布置他们观察绿豆和黄豆的变化,这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了,课余时间,什么时候进教室,几个装绿豆、黄豆的罐子、瓶子前都挤满了人,不管谁遇到我都是在向我汇报种子的最新情况,我暗暗欣喜。作文交上来了,真是令人开心啊,就连几个最差的学生,也有了自己的发现,语句可生动多了。而学生有了一些以前根本就不曾有过的发现,更是兴奋不已。
四、引导大胆仿写,奠定写作基础。
长期的一线教学经历,让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仔细回味写得较好的几个片段,我惊讶地发现这几段竟然都是模仿课文中的一些优美段落写的。仿写?对!仿写!我就以仿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走进作文的大门。经过实践,我发现,我们的仿写不能是机械地、被动地、无目标的,应该确定训练重点,目的明确地进行指导。
(一)、抓典型句式进行仿写。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比喻句、形象生动的拟人句、节奏强烈给人以震撼的排比句、语意强烈的反问句等,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的仿写句子,并把写得有创意的句子打印张贴在教室的佳作栏里,学生可能觉得不是很难,仿写十分踊跃。
(二)、抓精彩片段仿写。在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语段,我们在一起仔细分析、品味了这些语段的妙处后,用激将的形式引导:“这有什么呀?我们能写出比这些更好的段落!不敢向它挑战的举手!”出于不服输的心理,学生会有强烈的求胜欲望,都会绞尽脑汁尽量写出超过课文内容的片段。
(三)、抓住文章特色仿写。有的文章开头新颖,有的开头结尾前后呼应,有的总分层次清晰,有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有的动作描写出色……这些都是进行仿写训练的重要契机,因此,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而且,不但要求写,还要求写出新意来。
(四)、仿写的目的性要强。在每一单元授课之前,就看看本单元的作文是什么,然后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逐个逐个地突破难点,到了最后写整篇作文的时候,学生早就进行过同类型的训练,也就降低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能大胆发挥,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令人满意了。
五、注重多样修改,养成良好习惯。俗话说:好的作文都是改出来的。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这方面,我着重强调“四改”。一改过关。因为个别学生的习作水平特别差,学生完成习作之后,必须先自己进行修改,然后一个一个地交给老师看,老师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指导,学生修改后基本达到该次习作的要求后才能誊写在作文本上。二改提高。誊写完毕以后,我引导学生按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运用修改符号进行第二次批改。不但要求学生在批改时找出习作中的好词好句,作好批注,还要求一句一句找出错别字,并订正,逼着学生查字典、查资料,问老师、同学,最后还要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作出评价,写上批改人的姓名,以备复查。在批改别的同学的习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语句,又可以看到别人的不足(他们总是对别人的错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避免自己也出现同样的错误。为了作出正确的评价,他要一遍又一遍地读懂,又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改指正。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和评语进行第三次批改。不但要看字、词、句、段、篇,还要看学生互相批改后的评语是否正确中肯,了解批改学生对所改习作是否真正读懂。四改落实。三改之后,学生再针对同学和老师的批改意见自己进行修改,让自己的习作达到更高程度的要求。
四、亲自收集资料,扩展习作外延。教材中的有一些课文由于离学生的年代久远,因而在预习时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也是我们训练学生习作极好的素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或遇到的人,一方面可以写一些收集资料后的体会。既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增加了写作素材。
总而言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就能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我想,在教学中就要带上自己的一颗慧心,注意根据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小学生心理的特点及认知规律来确定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点,巧妙挖掘训练“泉眼”,先让学生“心动”,而后“笔动”。这样,就能使学生依托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赏析语言的能力,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