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幼师如何上好一节课

发布者:米合热依·多力昆     发布时间:2017-05-28 浏览数( 0) 【举报】

上一节课容易,可要上好一节课就得花点心思了。一节好课,除了受选材内容的影响外,更受幼儿园教师教态、扮演角色、组织方式等多方面的制约。一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幼儿园教师怎么教。那么,如何上好一节活动课呢?以下为幼儿园教师列举了“上好幼儿园活动课”的一些小技巧,幼师们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哦!

  一、一节好课也是有标准的

  同样一节课,幼师们组织的方式却五花八门,你说你上得好,我说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说自己上得好,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呢?以下为你逐一道来,希望幼师们能给幼儿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

  (一)从教师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

  2、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

  3、加强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不放纵幼儿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巧妙地进行制止。

  4、课前进行充分地准备。

  ①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充分准备教学具;

  ③充分准备教学具,制作实用的教具。

  (二)从幼儿方面

  一节好课,离不开幼儿园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幼儿园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等待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

  (三)从课堂设计方面

  一节好课,常常依赖于课堂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得新颖、独特、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幼师们在设计活动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

  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3、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

  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的大纲要求。

  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辅助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分钟,中班幼儿一般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是30分钟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搜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

  上好课,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作秀,或者安排了很多内容,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或者走马观花……由于幼师们过于做作,影响了课的质量。在课堂设计方面,幼师们除了要考虑课堂教学思路要清晰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少一点“堆砌型”,多一点“放射型”—— “放射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

  如:《和时间赛跑》

  教学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环节一:早上7点和8点之间你做了哪些事?(洗脸、刷牙、去幼儿园、锻炼……,感知一下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活动做下铺垫)

  环节二:一分钟里面插雪花片。先是无意识地插——这时幼儿自身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还没有把自身的努力放进去;然后比较谁插得多与少,有意识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时间还是一分钟。(通过这个前后两次插雪花片的比较让幼儿体验时间的价值和自身努力的关系)

  环节三:创设活动情景:一分钟抛接球、一分钟抛接沙包、一分钟把呼啦圈从脚套到头,并记录。(体验:抓紧时间一分钟里也能做很多事)

  环节四:讨论: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

  这个活动围绕一个重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得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堆砌型”的课是指一节课内容太多,有些相关的内容全部凑合在一起,重点较多,容量较大。

  例如:《蔬菜》

  第一环节:分组起名,讲规则。

  第二环节:认识蔬菜(10种左右),多数是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然后看图片的。

  第三环节:游戏“找蔬菜”,按图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后对应放在图片上。

  第四环节:蔬菜分类,把找来的蔬菜排队,分成瓜类、菜类、豆类、萝卜类等等。

  第五环节:蔬菜可以怎么吃?介绍蔬菜的营养。

  (时间很长,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点来组织活动,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这样每个点都能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蔬菜的分类、好吃的蔬菜)

  前不久,也看到过类似的一节课:

  第一环节:树叶的名称(芭蕉叶、银杏叶……)

  第二环节:感知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

  第三环节:游戏树叶找朋友(找相同特征进行分类)

  第四环节:树叶的作用(做药……)

  第五环节:树叶粘贴画。

  这其中,几乎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点来组织教学,容量之大与没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儿产生了思维的疲劳,活动时间的过多延长幼儿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听了,教师好的出发点未必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

  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老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老想着“怎么教”的老师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

  例如:新教师随堂课音乐《拍手唱歌笑呵呵》

  设计的教学流程是:问好练声——完整听录音歌曲——教师清唱示范——随音乐节奏朗读歌词——逐句教唱——完整清唱歌曲——介绍新的唱法(领唱)——自编动作围成圆圈表演唱。

  当教师逐句教唱时,有几个幼儿情不自禁站了起来,边唱边做动作(这首歌曲表演性很强,易唱易做动作)这时,老师也看到了,她让幼儿坐了下来,因为她设计的动作表演在最后一个环节呢,幼儿坐了下来,继续一句一句地跟学,按原定计划一环一环地进行着……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