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撰写一篇实践研修成果案例 作业周期 : 2017-05-162017-05-31

作业要求 :

内容:

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和研修,你一定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养有了创新性的提升。请列举一个自己的教学案例,运用研修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形式提交。(最好现在文件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

3.请在截止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撰写一篇实践研修成果案例

提交者:学员周曼莉    所属单位:陵水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4-25 11:25:06    浏览数( 3 ) 【举报】

                                     《采薇》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

2.感悟主人公抒发的“忧伤”之情,深刻体会诗歌的深层意蕴。

3.了解、掌握诗中的重章叠唱、比兴与借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赏析,掌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了解战争对诗歌主人公不可磨灭的影响。

教学方法:诵读与点拨相结合。

教学用具:ppt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展示第一张幻灯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华夏儿女吟唱起这第一句优雅的诗句时,我们便有了自己的圣经,这就是《诗经》。今天,让我们做一尾潜泳的鱼,到《诗经》这条文字长河里畅游一番。

二、关于《诗经》(展示第二张幻灯片)

指导语:《诗经》,我们不是第一次接触,那么大家对《诗经》,又了解多少呢?

《诗经》是我国       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      篇。原称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                三类。

《诗经》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                的手法。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

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采薇》就出自《诗经·小雅》,属于宫廷乐歌。尽管我们再也无法欣赏到两千年前那委婉动听的动人旋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还原诗歌所传达的思想,下面就请先听老师读一遍。

 1、教师范读(展示第三张幻灯片)

学生小声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明确:需要注意的字音:岁亦止、玁狁、王事靡饥载渴、维常之、玁狁孔、象鱼服、雪霏霏

节奏:二二拍

感情:悲伤

2、学生齐读

(二)了解人物、了解故事。(展示第四张幻灯片)

    后人一提起《采薇》,首先想到的是其中的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你知道诗中说的“我”是什么人吗?

明确:戍边的士兵。(我未定,我不来)

    这四句诗,句式整齐,那些词是对称的?

明确:“昔”与“今”;“往”与“来”,可见,士兵在回家的路上回忆往昔的岁月。

前几章的内容就是他的回忆,诗歌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板书1

再读第六章

四、研习赏读

(一)回首战争

1、戍边思乡

指导语:主人公唱到:我心悲伤,莫知我哀。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歌,陪士兵走一段回乡的路程,边走,边听听发生在他身上的伤心事。士兵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战争)那么,战争到底给士兵留下了什么不可磨灭的记忆呢?就让我们跟随士兵的记忆先回到他的沙场生涯去探个究竟。

    齐读前三章(读完思考:这三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重章叠句(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音乐美)(板书2

②那么,在前三章反复重叠在唱词中,士兵回忆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展示第五张幻灯片)

明确:战役不断:我戍未定、王事靡盬

            吃不饱:载饥载渴

            最痛苦的莫过于“想家”:靡室靡家、我行不来、靡使归聘

A.戍边的士兵短时间的不能回家吗?(不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岁亦莫止、岁亦阳止。

       薇:作——柔——刚  暗示时间的流逝,表现士兵戍边之长久。

(“岁”是要咏唱的事物,而诗歌先提“薇”这里运用了——生答:比兴(板书3

   B.时间一天天的流走,士兵依然无法回家,这是他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明确:忧心:烈烈——孔疚 从一开始只是抱怨,到后来的忧心如焚,最后是痛苦绝望,士兵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③再读前三章(各点个别生读)

  指导语:可见,时间不仅老了薇菜,也老了原本血气方刚的士兵,战争是残酷的,士兵对战争态度是——(学生答:抱怨、厌恶)。这三章有思乡的忧愁、也有对战争的厌恶。大家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板书4

  2、沙场岁月

指导语:看来往事不堪回首,但是,我们再细细地听听士兵的述说,在他的记忆里,只有痛苦的回忆吗?

  关于战争,士兵还想到了什么?(展示第六张幻灯片)

明确:作战的情景。

他想到的是与敌人厮杀的场面吗?(不是)那他想到了什么?

四牡:业业、骙骙、翼翼(战马高大威猛、排列整齐);

      象弭鱼服:装备精良;

      玁狁孔棘、一月三捷:战事紧急,且频繁。捷报连连。

      战车:以“棠棣花”绚烂衬托战车的高大威猛。(比兴)(展示第七张幻灯片)

世间有许多花,是认为什么写棠棣花呢?

引用材料:棠棣之华,鄂不wě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意思是:常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明确:棠棣花象征兄弟情,可见,这里表达了一种将帅士卒团结一致的战斗决心。

③此时的士兵表出来的是一种怎么样的情绪?

明确:主人公对战争时有所抱怨的,可是他也有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提到他曾经作战过的战场,他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将帅是“君子”,士卒是“小人”,我们的主人公自豪,却也自卑,这让我想起了成龙主演的一部电影名称【大兵小将】,马前卒也有大作为,现在这个士兵职位虽小,但是在我们的心里他已经有了一个高大的形象。)(板书5

④齐读四至五章。

朗读指导:注意读出大兵的自豪感。

(二)悠悠归途

1、品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指导语:尽管那段戍边岁月漫漫而不堪,但是,光阴荏苒,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士兵终于踏上了归途。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段“雨雪霏霏”的路途上来。(展示第八张幻灯片)

  这是一段景物描写,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幅图景。

明确:去时,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风习习,柳条轻摇而又婀娜多姿。回时,雨雾迷蒙,雪花漫天飞舞。

    一样的路,景却不一样了,不一样的只是景吗?(人也变了)你能说说去之时和回来之时,士兵的变化吗?(提示:外貌、神态、动作、等)

参考:去时:士兵年轻、意气风发、有着农民壮实的身体。

        回时:士兵年老色衰、面黄肌瘦、弓着腰、拄着拐杖,一脸的沧桑。

    士兵只有身体上的变化吗?

明确:心情变了,去时,沉重,却深明大义。回时,无比哀痛。

指导语:清代的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板书6

④离家时那样沉重的心情,却用“杨柳依依”来形容,你觉得合适吗?

引出材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明末清初)) 

明确:可见,“杨柳依依”这是以乐景衬哀情,可是,王说,以哀景写乐,意思是,回家的心情是高兴的,可见这里是对文章错误的解读。

2、回家的心情应该是愉快的,士兵为何而哀呢?(续写士兵回家后,见到的景象)(展示第九张幻灯片)

明确: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补充材料: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诗中多年在外的士兵回家后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呢?庭院荒芜,魂牵梦绕的亲人已化作累累坟冢。这首诗似乎是《采薇》的续篇,写出了士兵回家后看到的情景,是士兵“乡近情更怯”的心理写照,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多年,家中境况如何,《十五从军征》里描绘的情景是他最害怕面对的现实,所以他“行道迟迟”。

3、再次朗读全文

朗读指导:注意把握诗歌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五、结课

故事的最后,我们只能站在诗歌之外,注视着士兵渐行渐远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之中。这个士兵的命运如何,诗歌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愿,我们的主人公回到家里,等待他的是一家和乐融融的亲人,以及一桌香喷喷的晚饭。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