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逍遥游》

  发布者:吴小燕    所属单位:遂溪县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7-11-25    浏览数( -) 【举报】

必修二第四单元扩展阅读

★18 逍遥游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固定格式,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

2.理清思路,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了解庄子的思想,分析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及“逍遥游”的准确含义;学习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批判其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不合理因素。

3.了解庄子散文文风,领略其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意,说理思路与方法。

2.理解庄子“逍遥游”的含义。

【教学课型】讲读与自读结合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填写下列横线处字,完成成语。

齿

独来独往 善始善终 莫逆之交 叶公好龙 对牛弹琴 惟命是从 得心应手

相濡以沫 吐故纳新 井蛙之见 夜以继日 望洋兴叹 何罪之有 小巫见大巫

  这么多成语都出自哪里呢?《庄子》。能造出这么多成语给我们后人使用,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中的一篇——《逍遥游》。

请一个同学谈谈你对“逍遥”一词的理解。……庄子是怎样认为的呢?

 

二.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曳尾于涂中(楚王派使者请他做官)”的故事。

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

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妻子死了他击盆而歌”的故事。

《庄子》一书, 是庄子及其后学集体创作的结集, 是道家的经典之作。据《汉书 • 艺文志》著录, 原为52篇。今存共33篇, 分为内篇7篇, 外篇15篇, 杂篇11篇。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著;外篇和杂篇有些篇章与庄子的思想有所不同, 可能出自后学或其门人著。在汉代以前未受重视, 到了魏晋时代社会动荡, 玄学盛行, 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唐代统治者崇尚佛老, 故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皇帝下诏名《庄子》为《南华真经》, 追赠庄子为华南真人。《庄子》构思巧妙, 想象奇特, 词汇丰富, 尤以巧用寓言见长, 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 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作家的思想和创作, 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 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 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 《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 《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 《螳臂当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 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庄子生活的年代, 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周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 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 发出沉痛的抗议。一方面“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 (《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羞与为伍, 但另一方面,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 老子伯夷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他无力改变现实, 心有不甘, 所以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 在绝对的自由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这种情况下, 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三.学习课文

1.字词句

2.提问:

①鲲鹏说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明确:形体大 几千里 垂天之云

  气势大 水击三千 扶摇九万里

人生理想:能够像鲲鹏一样舒展,自由翱翔,实现伟大的人生理想。

 

②鲲鹏为什么能高飞远徙?

  明确:以六月息——凭借六月大风。

 

③写野马、尘埃作什么用?

  明确:通过鲲鹏与野马、尘埃对比,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④第三段用什么手法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比喻。用水与舟的关系来比喻大鹏与风的关系。再次论证大鹏展翅高飞必须有大风,说明大鹏不自由。

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可是,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大鹏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理想的苦闷。

 

⑤蜩与学鸠不能远飞,是因为什么?作者对大鹏与蜩、学鸠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你又读出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蜩与学鸠因为“枪榆枋而止”,遇到阻碍就停止追求。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寡陋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渺小和可笑,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大鹏有崇高的志向,敢于去追求,作者对此是欣赏和赞美。

但是,大鹏的追求得不到理解,反而遭来嘲笑,无不有孤独寂寞之苦闷。

以行路备粮的比喻阐明:行路远近不同,备粮多少就不同。但是,无论硕大的鹏还是渺小的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

 

⑥第5段庄子意在证明什么?

明确:证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小知”与“大知”、“ 小年”与“大年”的不同,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拿小与大去比较,这是非常可悲的。

 

⑦第六段与前面有重复的内容,是多余的吗?

明确: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1段“北冥有鱼”内容好像重复,其实不然。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这两段话有很好的解释:“前语近怪,且出《齐谐》,恐人疑其不典,故引汤棘问答以实之。且前后详略各异,足以明之。前言鹏背几千里,当指其修也,此则以泰山形其高与大。扶摇不知其状也,此则以羊角形之。野马等不知其实也,此则以云气二字释之。腾跃而上,明枪之势也。数仞而下,明枪之高也。非此,则前语未了,前意未申,且不足征,故复而非复也。”由此可见,这段文字不是第1段的重复。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

 

⑧第7段写了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四种人—— 自视若此

 笑↑

宋荣子—— 犹有未树 没有“游无穷者”,仍有所待

笑↑

列子 —— 犹有所待

  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 无所待,真正的逍遥

 

⑨庄子所说的逍遥是什么状态?

  明确:“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绝对的精神自由。“逍遥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⑩第7段包含了几种人生境界?

  明确:第一层四种人——做好官,有所追求

  第二层宋荣子——不计荣辱,淡泊名利

  第三层列子 ——顺应自然,诗意栖居

  第四层三种人——融入自然,天马行空

 

 

 

【板书】

鹏飞恃风云

舟行恃积水 都不能超脱尘凡 精神苦闷

人行恃食粮 行动不自由

寿长短要比较

 

四种人——自视若此

宋荣子——犹有未树 没有“游无穷者” 较高层次

列子 ——犹有所待

 

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无所待,真正的逍遥 最高境界

 

四.探讨

1.庄子的“逍遥游”有什么积极和消极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他的思想?

 

2.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代表?

点拨:文学方面——开创的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及其创作手法,则完全是积极的和进步的,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诸如风格的多样化,创作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针对社会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与艺术表现上的浪漫主义手法,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庄子思想对历代的学者和文人都有很深的影响。诸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唐寅、曹雪芹等等。如李白的《大鹏赋》、西汉贾谊的《鹏鸟赋》等, 都是以鹏鸟为主题的作品, 此外还有毛泽东的词《蝶恋花 • 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等。这些文学作品大多深化了庄子笔下高大雄伟的鲲鹏形象, 人们习惯于将鲲鹏与斥 对比, 突出大与小的形象之分和优与劣的境界之分。在这些作品中, 作家往往为鲲、鹏的伟大形象所倾倒, 从而将自己的愿望和志向寄托在鲲、鹏身上, 可以说鲲鹏意象是人们志向高远、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一种象征, 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人们对鲲鹏形象也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浪漫主义,屈原、李白……

思想方面——安时处顺,穷通自乐。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望来!

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旷达超脱,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统一,追求为人处世上的清廉正直诚实坦率的理想人格的塑造,都是有益于我们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高的,但是,脱离了做人应尽的社会责任是消极的。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