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开展体验性教学

  发布者:李晓明    所属单位:湛江市霞山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17-05-12    浏览数( -) 【举报】

 

      情境、体验教学的教学,是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内在体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并创造获取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是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是贯彻这一原则的目标。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体验情境,使学生在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参与。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并创造获取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情境一活动—体验”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块。其中的情境是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境,活动是在这一系列情境和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活动。情趣共济、情理交融,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显著特点。

     开展体验式教学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对话情境——引发直觉体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一种对话。只有建立在基于理解、平等、宽容之上的对话,才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引发自身对具体事物、情境的直觉体验。政治教师应实事求是地摒弃知识权威的陈旧本位意识,积极建立学友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开展师生互学、角色互换活动,多给孩子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提出问题。教师应以端庄的仪表,饱满的精神,生动的语言,诚挚的情感、浅入深地“感染”学生,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社会实践法”、 “情境创设法”——引发直觉体验,增强实效性的基本方法

 社会实践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我们应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比班级、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之中,而学习的场所也应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所以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体验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法有参观法、调查法、访问法等。

情境体验法: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情境是教师和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的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创设情境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真实的例子无疑让学生对自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是角色扮演进入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事件的情节,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觉得色的感受,练习“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学习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的能力。在这里,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无须用过多的言语说明,学生的感受尽在不言中。有位意大利的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件事情,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就理解了。”这个案例也就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阅读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来引发学生体验,增强思品课的实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