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教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发布者:陈晓华     发布时间:2017-05-23 浏览数( 0) 【举报】

我们的教师应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心理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面对现实,确认自我价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识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的调试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不少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避免挫败,导致付出与成功不相符、心理失衡。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中扬长避短。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完美的人,只有实事求是的对待自己的缺点,才有勇气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教师若不能勇敢的目的教育现实的挑战,仍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策略,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多做事,少抱怨。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户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一个不安于现状、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淘汰、被人所遗忘的。工作中能不断最终增长才干,工作的成果也能使我们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保持心理健康。
第三,学会给自己减压,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且易导致人的心理障碍。善于控制情绪是教师心理调节的有效措施,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当前的教师工作中竞争日益激烈,教师承担着多种角色,事业、家庭、以及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都使教师身心疲惫。因此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压,方法很多,具体方法有:一是意识调节法。即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定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时刻想到为人师表应具有的心理修养,自觉驾御自己的情绪情感。二是“宣泄法”。这是一种适当渠道把胸中的郁闷释放出来的方法。如“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通过体育锻炼、瑜伽、旅游、听音乐等活动的合理宣泄法;转换思维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认识调适方法。
第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人际关系恶化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使人陷入名利纷扰中而不能自拔。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是教师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极其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师的意志品质和性格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应该自觉地磨砺意志,矫正不良性格,达到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标准。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