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高中语文3班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05-102017-05-24

作业要求 :如何用《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评价当今的各种教育改革?

发布者 :陈骏

高中语文3班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陈丽红    所属单位:廉江市第五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5-19 17:27:56    浏览数( 6 ) 【举报】

如何用《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评价当今的各种教育改革?

   为什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是告诉我们,处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不管工商界、学术界,一个大问题到手的时候不能大意,要谨慎小心。但谨慎小心又不要过分,太过分用心,火又太大了,味道就不同了。如果完全不管,则火熄就不成功,所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烹小鲜”的道理。

    师德建设是"治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若烹小鲜"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于"育师德"。辩证唯物主义论与心理需要层次说从理论上对此予以了充分论证。基于对"治大国,若烹小鲜"内涵的理解与分析,师德建设可获得诸多启示:管得少才是管得好,坚持"勿扰"原则,师德建设重在教师个人自我修养的提高,推行"无为"而治;管得少并不是不管,而是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厘清师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对症下药,防治结合;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道德"法治化"。

课改十余年,课程建设日益丰富且具特色,课堂教学日益趋向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机制日益趋向发展性、过程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成果喜人。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背后的不足:一个又一个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花样”打乱了日常教学的计划,反复折腾的后果就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知识水平越来越低。究其原因,课改前与课改后的对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教与学的对立、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等难辞其咎。治大国若烹小鲜,忌乱,忌猛。教育改革呼唤能到中小学授课的专家,请那些“名师”少些折腾,请那些领导学学“无为而治”。 

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等口号的指引下,基础教育各科的“新”课程标准先后登场,新的课程观、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改革的目的在于发展,但是此次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学生在课改中究竟得益多少?在课改实施十多年后的今天,值得我们做一番深刻反思。

课改十余年,效果何以见?打开我们的网络,打开专家们的各类著作论文,打开各校的总结汇报,可见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课改以来,已初步构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确实,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的地方特色

与学校特色亦越发凸显。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背后的一些负面倾向。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面对这番“歌舞升平”,我们有必要潜下心,做一些冷静的思考。如果不经过预先通知,走进教育改革的实战地;那么,基本能看到一些真实的情况,听到一些真实的话语。而这,恰恰是最能检验教育改革的“穿透力”和“执行力”的途径。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是一种“应然”。教育理念既可以是系统化的理性概念或观念,亦可以是非系统化、单一或彼此独立的理性概念或观念。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非系统的教育理念,都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从理论上说应该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在本轮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专家、学者殚精竭虑,或推陈出新,或从国外引进,或自我创造出各种先进的理念,逐步构建教育理论的“金字塔”。这些教育理念,大多能对教育改革起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些被强制推行的理念,或是因为本身不太成熟,或是因为从海外舶来而不适应国内实际,不但起不到推动教育改革作用,而且往往事与愿违,起到反作用。

可怕的是,这些教育理念一旦被某些急功近利的领导发现,就会被强制推行到中小学教育中去。而且,这些领导“跟风”严重,这个学期强制推行的是这种理念,而到了下一个学期又草草结束,改而推行另一种理念。如此一轮又一轮的更替,学校苦不堪言,尤其是教师疲于奔命,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由于这些教育理念未曾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实践验证,强制推行后,往往收效甚微。

然而现实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一旦认定某种教学模式,不管是否适应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常常通过行政化的手段强制推行,并进行粗暴的干预。而作为弱势群体的一般教师因势单力孤,显得卑微,只能盲目服从。殊不知,当某种“速成式”“邀功式”“简单化”的行政命令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必将缺乏深度的思考、心灵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教学也会因此陷入“一潭死水”,逐步走向平庸。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土壤和环境,如果脱离历史、地域和学科的实际空谈教学模式,那么,只能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

一个又一个的新理念,一个又一个的新模式,一个又一个的新花样,“乱纷纷,你未唱罢我登场”。这些“折腾”,这些“花架子”,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正常的教学时间只能压缩再压缩,一般教师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但是,课本必须“教完”,考试必须出成绩,被耽误的时间必须夺回来,于是,教师加班加点,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学生能不累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那些理念、模式以及各种各样的“花样”真有那么的奇效,真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还需要强制推行吗?这个道理并不深奥吧!

     治大国若烹小鲜,请三思

(一)呼唤能到中小学授课的专家

教育要改革,教育理论要不断充实,古今中外的经验应该不断总结,为今日之用,这是历史赋予专家、学者的任务。当然,专家、学者们的理论研究有了突破,就必须付诸实施,经受实践的检验,这是常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须。

所以,我们建议专家、学者们,当教育理论研究有了突破后,最好放下架子,自己亲自到中小学授课,从中总结经验,看看究竟是不是行得通,究竟对学生有哪些“好处”与“坏处”,然后再进行扬弃。如此,就能找到合乎客观规律的途径。在这一点上,华东师大的郑桂华老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欲服课堂教学这方水土,教育理论必须得“接地气”,少些空乏谈论,多些认真的,最好是亲身的实践检验,方可推行。另外,理论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但千万不要为了显示理论的“高深”而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以致南辕北辙。

(二)请那些“名师”少弄玄虚

教育需要大量的名师,教育改革造就了大量的名师,这是教育改革的成就。但是,名师的数量与千百万的中小学教师相比,还是少得可怜。于是,请名师示范授课,学习名师就成了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当然,名师也该当仁不让,亲自讲学示范,以普及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为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所以,我们建议那些名师,外出讲学示范时,千万要脚踏实地,从教学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出发。仔细想一想:其一,对教材的理解是否符合常识;其二,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能理解多少,因为学生所得是教学评价的最高标准;其三,所执教的示范课是否有推广的可能——这点尤为重要!

(三)请那些领导学学“无为而治”

之所以专家学者的研究尚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检验就付诸实施,之所以一些名师在教学中故弄玄虚,这与教育界的一些领导好大喜功,求新求异,急功近利不无关系。

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柳宗元有一篇《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的主人公郭橐驼曰: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文中的郭橐驼认为“长人者”虽然出发点极好,但他们“好烦其令”,特别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致使农民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根本无暇“蕃吾生而安吾性”。实际上,郭橐驼的话就是柳宗元的写作本意,柳宗元借此批评了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他认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反映出他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今天,我们在反思教育改革的时候,研究一下道家的“无为而治”,颇有现实意义。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而达到天下大“治”。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可见“无为而治”并不是消极处事无所作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指遵循客观规律,不瞎折腾。

由此,我们可以推广到教育界的那些折腾,如强制推行各种模式、强制向××××学习、强制推行某种教学手段、强制教案手写、强权拆校并校等等,还有那些每个学期都有的各类检查验收调研……都应三思而行。

想要作为,并非难事,就是不要事先打招呼,到教育第一线实地考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工作。这样,就能了解到学生之苦的根本是什么,就能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究竟到何等程度,就能了解到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千万不要轻信那些“新花样”,并不经实地论证地强制推行。

——给我们的教育松绑,让教育改革走上真正的有计划的健康之路,乃当务之急。

应该承认这几年来的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之所以要对教育进行改革,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问题,而且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与急迫性。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要学会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在思想理路上弄清,在实践上把工作做细,做深入。在可能行得通的地方寻找有所作为的落脚点。从可以改变的地方着手做一点事。在有必要改但暂时还没有条件改革的地方就保持原样。任何改革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全面推进,短时效果会不错,面上也会比较好看,但是在实际效果特别是长远效果上就不那么乐观了。我们现在最容易追求表面的上的轰轰烈烈,热情高涨,理想加浪漫。凡是以这样的姿态来追求改革效果的,没有不最终只是以热热闹闹走过场为终结的。

 

老师评语

借鉴能少点儿就好了。

评语时间 :2017-05-24 17:32:2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