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或名师实践,举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作业周期 : 2017-05-102017-05-24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1.作业字数不少于500字;2.莫抄袭。

发布者 :吴连助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或名师实践,举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提交者:学员黄菊花    所属单位:雷州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5-21 12:01:09    浏览数( 4 )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记得以前每次上文言文时,学生留给我的表 情总是一脸的无奈。大道理也讲了不少,可就是没多大的成效。经过思索之后,我知道仅凭道理是不能说服他们的,他们缺乏的是兴趣。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要想使他们去接受、去学习是 很难的,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现在学生的眼光很开阔,他们接触的信息量也相当大,记得上《公输》这篇课时正值伊拉克战争,课下他 们对此十分关注。我开始积极搜集材料图片,找好现代战争与墨子思想的切入点,以图拉近文言文学习与 现代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兴趣。

      我是这样导入的:“战争是文明的挫败,战争是人类的灾难。战争使多 少人妻离子散?又使多少家园变成废墟?假如同学们是一名外交家,面对曾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伊拉克战 争,你能扶大厦于将倾,消战争于萌芽之中吗?”同学们大多摇头或者微笑表示不能,“但在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墨子却能够以自己的大智大勇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今天我们学习《公 输》 。”接着我提出问题:墨子是怎样战胜对手的?他经历了几次针锋相对的斗争?又是依靠什么取胜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课下注释去了解文章大意。在对墨子战胜公输班依靠什么的问题上,学生很容易分析 到墨子以其能言善辩、聪明机智在道义上战胜对方,但对于墨子所依靠的实力却需要进一步的引导。这时 我并没有急着去下结论,而是播放了一段伊拉克战争的幻灯片,悲惨的画面让教室的空气变得凝重,同学 们的表情充满了严肃。我缓缓地问同学们:“伊拉克人民正遭受着空前的灾难,伊拉克不缺少能言善辩的外交家,也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 但为什么仍然阻止不了这场战争的爆发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之后, 一位同学总结道:“是伊拉克还不够强大,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我问学生:“如果把墨子现在派到伊拉克, 他能阻止战争吗?”学生们拖长了声音回答:“不能。”“为什么?”一名学生站起来摇头晃脑的说:“此一时 彼一时也,他没有可依靠的实力。”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到了墨子战胜对手依靠的是实力,是“公输班九设攻 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是墨子之“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已持 守圉之器, 在宋城上以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敢于充当世界警察, 世界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伊拉克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能为力等问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这一切的 一切都与实力紧密相关。再联系我国的历史和现在,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并萌生出为国 之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云掌握具体的字词注释、分析人物形象等问题,学生是 带着兴趣去钻研去赏析的,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很好。 在课下我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题目,让学生阅读墨子的《非攻》一文,并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形式,了 解古往今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战争带给世界的种种灾难,进一步了解了墨子“非攻”思想的内涵以及他对发动 战争者的深刻讽刺, 结合社会现实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名学生写道:“文言文也许有些难懂, 也许有些枯燥, 但当我把墨子的论述和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读之后,我便一下子发现古文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近,我好像 就能听见墨子的声音,他是那样的睿智,让我在读的过程中经常拍案叫绝,尤其是那少?少见墨曰黑,多见 黑曰白?的论述更是精辟之极,使我对现在的国际形势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读读记记,不能单纯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学习。生活是丰富 多彩的,抓住契机,适当引导,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有机架起五彩的桥梁,让学生在与我国古 贤先哲零距离接触、品味欣赏我国灿烂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学习乐趣多。

      文言文教学一向费时费力,而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又往往不尽人意,对此我深感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 看到中央电视台《东方小故事》这个栏目,那些形象的小故事让人过目难忘,观后我深受启发:这不正是 形象大于理性的体现吗?因而我把它用于教学中,尝试着把抽象的枯燥讲解融于直观的故事演绎中,加深 学生的印象,以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孙权劝学》一文篇幅短小、文字简约,且以对话为主,简短的对 答中,突出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把它当作一个简易的剧本来学习更合适。因此我将整体教学活动分成两
大块:前期是以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点拨为主的自学活动,着重引导学生就文中关键性的字“劝”作 分析,说明吕蒙由一名不爱学习的武将到愤而求学并卓有成就,以致连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鲁肃都惊叹 不已,结友拜别,可见孙权之善“劝”;后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阅读全文,贯通文 意。思考: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按剧幕、场划分的原则可以分为几幕?怎么安排?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这个故事可分作两幕: 第一幕(地点):孙权的宫中 第二幕(地点):吕蒙军帐中 (人物) (人物) 孙权与吕蒙 吕蒙与鲁肃
在此基础上,分四个小组来表演: A、第一轮:用现代汉语来演绎这个故事,要把对人物的理解(包括他们的表情、心理、动作)都想象出来。 (共表演两次。) B、第二轮:用文言文句式来表演,注意人物的语气。(共表演两次。)在学生一轮一轮的表演中,可以看到 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以便及时补充、学习。其中“结友而别”时,他们有的握手,有的作揖,有的鞠躬,引 起大家阵阵的笑声,至今犹在耳边。 笑声中课就要结束了。我再次请同学们想一想: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怎样的思 索?有的同学说:“读书长知识,有见识”;有的说:“读书可找到好朋友”;有的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同学们畅所欲言之后,我总结道:读书学习在一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中起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 善辩。”这也是司马光记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最后,在同学们充满感情的朗朗齐读声中结束了课文。 尽管这节课已过去了很长时间,但同学们和我的印象仍较深刻。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活 动”或者“教学游戏”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牢固地记住这个故事,而且还激发了大多数同 学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我想,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故事性较强,较形象 的文言叙事短篇或许有一定的启示性。

      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新课标鲜明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 中也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记得我在上《木兰诗》时,学生对花木兰替父从军 很感兴趣。当讲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为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时”,学生问:“木兰为什么 要辞官还故乡?在朝做官,为老百姓着想不是更有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 起来。“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替父从军本已是万不得已,花木兰又怎能留在朝中做官呢?”又一同学说:“怎 么不可以,我就不信皇帝会治女英雄的罪!”“对,如果木兰表明身份留在朝中做官,说不定通过她的努力, 在那个时期妇女就会解放,也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屈辱了。”好大胆的一个想象,学生们依然在争论着,我 没有去争论结果,但一个想象的开放性的作业却已形成,于是,我写了以“假如花木兰留朝做官”为题的训 练题目,同学们进入了更激烈的讨论。 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的态度,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之所在。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观念 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机 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师 “寓教于乐”、学生“乐有所学”的效 果。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21 16:28:3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