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计划 > 正文

网络研修 引领教师内涵发展的便捷之路

  发布者:马建华    所属单位:示范区贾寨中心校    发布时间:2017-05-22    浏览数( -) 【举报】

网络研修 引领教师内涵发展的便捷之路

——我的研修计划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六初级中学

            马建华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新方式,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教育资源。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已成为教师研修的重要途径。网络研修在教师教育教学领域里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研修的开展,搭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为了充分利用好这次网络研修的机会,切实引领本人的专业成长之路,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网络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备课只有一本教参和一本教学设计教案,因此教学就依赖着教学参考书,对教参毋庸置疑,陷入了围城里,教学思路显得狭隘,因此很难有所突破。网络研修的出现解决了教师的难题,只要打开网页在百度里一搜或直接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就会搜索出许多教育教学共享资源。有各中小学的校园网,有专业的教育理论网,有专家名师的教育博客,有专门学科的教育教学网,有课件资源网。但凡遇到教育教学上的困惑,都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能迎刃而解。

为了能了解新的教育动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我经常浏览教育类网站,从中获取更多关于新形势下的教育信息,这样开阔了自己的视野,逐渐改变和更新了教育观念。

当前教育进入多元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要高效、高质地完成教育任务,就要依靠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学习网络知识,掌握有效的途径进行教研学习,让新的教研理念深入人心。

老师们借助网络这一先进的工具,能够感受到网络教研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感受到网络教研能够达到常规教研无法比拟的方便、快捷、整合与开放,使常规教研活动得到延伸,教研活动的功能与效率得到了放大与提升,为了解决在网络教研中已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有效地,使更多的老师看到网络教研所带来的益处,那就是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和网络资源,把常规的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结合起来,让网络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平台。

网络教研这种学习方式操作方便,充满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教育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转变,并促使自己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从而逐渐改变自身,改变课堂,改变学生。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我在上朱自清《春》一课时,我先把从一个文学网站中下载的flash《春》放给同学欣赏,优美生动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朱自清先生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春的世界,这种感官的刺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这篇课文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起课文就容易多了。实践证明,网络为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在网络资源库中有大量的信息,且更新速度极快,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平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运用百度等搜索网站在网络查找许多相关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形象感知材料,这些集形、声、图、文于一体的材料使学生多种感官综合利用,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习之中,培养其思维能力,产生整体效应。如:我在上语文新课前,会让学生利用网络主动获取作者及作品的有关介绍、写作背景、图片、配乐朗诵、其它代表作品等文字和图象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

利用网络扩展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视野和知识面。随着网上书库的日渐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轻松阅读网络版报纸及最新版的图书,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效率。如:教学《春》一课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朱自清的散文全集,收集其他作家描写四季的优美作品,把课堂所学内容有机地向课外领域延伸。指导和训练学生开展课外网上阅读,使学生初步学会浏览、泛读、精读、速读、比较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前旧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上讲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怎么讲就怎么教,教材上没有讲的就不教也不敢教。现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科书已不是知识点的代名词,网络系统的庞大知识世界及不断的发现为学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知识资源。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教材中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看懂,可以不讲;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但是又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的可以讲;由于教材具有相对滞后性而没有涉及到的新理论新观点应该补充讲。教师应努力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平时阅读积累的,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的,从互联网上搜集的)收集信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教材与非教材的整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借网络见名家,有效实现专业引领

网络研修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除了实现与同行教师的同伴互助外,还可以实现和名家大师学习的零距离接触,获得专业化引领,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

在以前,一些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只能在杂志上看到,要观摩他们的课、聆听他们的讲座,要走很远的路,来去匆匆,花费很大,但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只有个别骨干教师才能得到,还有很多一部分教师不能得到外出学习的机会。因此好多老师的成长也是闭门造车,收效甚微!因为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在这个奇妙的网络中,我们还可以结识名家,向名家大师学习,实现专业引领,在近几年的国培研修学习中,我们可以结识学术界的名师教授,受益匪浅。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先生认为一堂好课应上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给我们阐释什么是好课;袁卫星老师通过自己真实鲜活的课堂给我们上了一次次生命课,他说“教育是一种唤醒”“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做人”他把生命教育熔铸到了他的语文教育中。这些名家大师的事迹鼓舞人心,他们的教育理念激励斗志,网络拉近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我们还可以用发贴留言的方式,也可以用发邮件的方式,向他们请教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实现了与名家大师的“零距离”接触。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建议,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使我在教育中行走的脚步变得踏实有力。网络正在以她的广阔性,丰富性,实现当代教师的成长梦想。

在网络教研中,无所谓专家与一线教师,大家完全摆脱了身份、年龄、资历、地域等的限制,交流时,每个人都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看法和设计说出来。大家不会因为面子而寒暄,不会因为世故而保留,不会因为权威而盲从,不会因为稚嫩而紧张,不会因为虚荣而恭维,更没有现实评课中的不痛不痒的应付。这里,只有对课的真实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开诚布公的帮助,和对教学淋漓尽致的热爱!在这种交流、碰撞、反思的过程不断的循环当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在这样的循环过程当中,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自己手中,能够让每一个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从而迷上终身学习,热衷于自我更新,推动了教师自身的进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有效利用网络,实现同伴互助互长

网络教研为教师合作学习和交流搭设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民主、平等的展示自我,互相交流学习,促使自身养成教学研究兴趣和学习习惯。

在网络中,不少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经验体会放到博客上或者论坛上,利用QQ和微信聊天工具,在网上可以即时进行在线互动教研。群里的老师,哪位有问题提出,其他在线老师就会立即进行解答,交流的范围跨越了空间的限制,使教师们的交流范围扩大。例如我们商丘市教研室的小语群已经名闻全国,教师之间可以进行教育教学的信息交换,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换要以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自己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

总之,“网络研修”快捷、实时、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用网络使我们和世界同步,用网络为我们的教育插上翅膀,用网络解放我们的教育!让网络研修真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研修计划

最新研修计划

热评研修计划

热门研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