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浅谈

  发布者:王峰    所属单位:柘城县陈青集镇一中    发布时间:2017-08-19    浏览数( -)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浅谈

 

新课程改革数年来, 课堂教学仍然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 历史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作用,还能帮助学生自主地、 能动地生成、 建构自己的知识世界、 精神世界, 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一) 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

有些教师认为, 教学设计就是写教案, 最多也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把一些地方写得详细些, 把内容弄得精彩些。 其实不然: 教学设计不仅是写教案,而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 教学观念、 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 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 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就是要在教学之前做出如何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能力、学会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 并从一节课中有所收获的整体设计。 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学设计更显出了其特点, 更多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 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 教学设计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 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 更重要的是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 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 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

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 在设计 《美国内战》时, 从设计的建构、 资料的查找、 重难点的确定、教法的突破、 新课的导入、 目标的达成、 课件的制作等, 都经过数次反反复复的集体讨论、 修改。 例如, 难点的突破: 南北双方的矛盾 (即战争爆发的原因), 最初的设计就是按部就班, 先讲领土的扩张, 再讲南北矛盾, 结果学生不易理解; 后经过大家攻关, 打破了传统的按照教材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讲解, 而是先抛出两种经济制度, 引出矛盾, 再通过了解美国领土扩张加剧了矛盾, 从而引出焦点问题。 这样重新组合了教材内容,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分析原因, 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原因, 突破了难点。 由此可以看到, 教师仅依靠个人孤军奋战、 单枪匹马、 冥思苦想, 显然不可取, 有时甚至会出现谬误。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各位教师合作探究, 形成研讨氛围, 发挥 “集团效应” 的作用, 能弥补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 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而且在集体备课中, 教师之间相互合作, 从集体中获取知识, 汲取力量, 倡导

“以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在轻松的氛围中,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既彼此交流了情感, 又能引发参与者的智慧,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 以学生为主体, 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叶澜教授认为, 评价一堂课好不好, 其实是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 因为评价标准可以随学校、 教师、 学生、 学科、 教材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叶澜教授提倡一堂好课应该努力做到 “五实”: 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和真实。 要做到这 “五实”,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为什么有时教师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其实原因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 —学生。 教育所面对的是思维活跃、 充满好奇、 充满

求知欲却又还是些不谙世事的孩子, 在课堂中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 因此, 面对不同地方、 不同班级的孩子, 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有所不同; 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 教学时也应有所调整和变化, 要以学生为重, 体现学生为主体; 在遇到没有设计到的课堂问题时要平心静气、 稳定情绪、 妥当处理。 总之, 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 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 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 应学生动而动、 应情境变而变, 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 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 好的教学设计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卡尔森也说过: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 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 新课改也强调: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 和谐、 民主、 活跃的课堂氛围。” 好的教学设计, 还要在课堂上实施好。

要上好一节课, 就要善于与学生交往, 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要会 “审时度势”, “察言观色”。课堂上应及时注意学生的表情, 从而判断出学生自己的课是否满意, 历史课 (较枯燥) 学生最容易出现厌倦、 烦燥情绪, 教师还一味地讲下去, 那么师生关系就会紧张。 所以,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设计自己的方法、 语言或提问方式等, 从而达到师生和谐。 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寡言、 不爱表达、 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 对他们要多鼓励、 多给予参与的机会, 慢慢调动他们的情感, 从而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 形成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课堂。还应注重那些对历史有 “天资” 的学生, 他们因特别喜欢历史而有趣味地学习历史, 他们思维开阔、知识丰富, 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难度, 培养他们积极思维、 大胆创新、 不断探索的精神。 张民生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 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得。 一堂好课, 不是为一个人, 也不是为几个人, 而是为全班所有学生上的, 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收获。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 信息网络千变万化, 教学理念日新月异, 教学设计尤为重要。 教师要把传授新知识、 提高学生素质, 融入教学当中, 把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很好的融为一体, 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历史、 体验成功、 享受快乐”, 做到设计有价值、 教学有效果、 课堂有效率。让我们记住爱因斯坦的话吧: “青年从学校毕业时, 应当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是单纯掌握一些技能的机器。”

 

                                                                引自《新课程研究》  郑宗成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