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商丘市第一中学 张卫东 《有理数乘方》教案

  发布者:张卫东    所属单位:商丘市一中    发布时间:2017-12-27    浏览数( -) 【举报】

有理数乘方

--商丘市第一中学    张卫东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引入新知

 a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下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当细胞分裂到第n次时,细胞的个数是多少?

        1次分裂    第2次分裂   第3次分裂      第n次分裂

          2个)       2×2(个)    2×2×2(个)       几个

(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板书答案: 1a·a

           2a·a·a

                    n

           32×2×…×2

1.提出问题:以上答案有没有简单记法和读法? a·a·…·a怎样简记?怎样读?(让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回答、教师适当的启发、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板书答案:a·a简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简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补充:a·a·a·a简记作a4,读作a的四次方

           n

      2×2×…×2简记作2n,读作2n次方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

         n

即:  a·a…·a简记作an,读作an次方

2.同学们想一想?以上乘法与前面学习过乘法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引入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归纳同时板书问题答案)

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如图:

an看作a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n次幂。

例如;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94读作94次方,或94次幂。

一个数可以表示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51

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3.提出问题: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来说,我们学过的运算有哪些?分别是什么?运算结果叫什么?(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板书问题答案)。

板书答案: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结果:和、差、积、商、幂

4.提出问题:在an中,底数a表示什么?指数n表示什么?an就是多少个什么相乘?(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归纳、补充说明、板书答案)

板书: 底数a表示相同的因数,可以是任何有理数;

指数n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现阶段是正整数;   n

an就是na相乘,即an=a·a·…·a

所以可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二)引入课本例题

1计算:(1(-4)3; (2(-2)4(师生互动交流、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板书过程:

1)  (-4)3=(-4)×(-4) ×(-4)      (2)  (-2)4=(-2)×(-2) ×(-2)×(-2)  

            =-64                         =16

5.教师展示题目:

(三)探索法则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5=            (-2)4=           ()3=        02=     

-3=          -6=           34=         03=     

(-1)1=            (-4)2=             42=         04=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底数和幂的符号与指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操作、完成计算、合作交流回答、教师归纳板书问题结论)

板书结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四)巩固新知

课堂练习:

  1.    52表示    个    相乘,    是底数,    是指数。

  1.   - 3的底数为      指数为      写成乘法的形式为                     。

    3.把(-3)×(-3)×(-3)×(-3)×(-3)写成乘方的形式为           。

    4.计算:(-1582;(-530.13;(-4

        (第4小题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认真书写解答过程,教师讲评。)

    (五)拓展训练

       你能完成下面的计算吗?试一试

    -23;  -23;  -24;  -(-2)2 ;  -;  -

    提出问题: 1)如果底数是带分数,应如何进行乘方运算?

    2)(-23-23的意义是否相同?运算结果是否相等?

    -24-24呢?

    3)在计算-(-2)2时,-(-2)2前面的负号能不能与括号内的负号相乘?

    4(-)3-一样吗?(-)2 -呢?

    (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探讨回答、教师归纳订正)

    (六)能力训练

    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32;     (-3)2;     -(-3)2

    2()3;   (-)3;   -

    3(1)2;   (-1)2;  - (-1)2

    41-23 ×   ; -22 -(- 2)2  

    1.学生完成计算(要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板书解答过程)。

    2.教师讲评

    (七)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

    (八)布置课外作业

    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  6×6×6  (2) 2. 1×2.1  (3)  (-7)×(-7)×(-7) ×(-7)        

    (4)   ×   ×   ×   ×

    2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法运算的形式。

    (1)34      (2)43          (3)(-1)2     (4)1.23

    3.计算。

     (-1)2  (-0.25)3 ;  -(-3)4 ;  -(-1)5 ;     -32 +(-3)2 ;  1-23 ×(-2)

    (目的:为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人教版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总体上采取教师创设问题—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师生概括明晰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问题为线索,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设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结出答案,由答案的表现形式再给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然过度到新知的学习,接着层层设问,引出乘方以及与乘方有关的概念,采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利于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在引入例题1之前,创设与例题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弄清底数与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象an等于多少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转化为乘法运算来实现的,从中体会转化的思想,为引入例题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1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在探索法则的教学环节中,用比一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放手学生操作,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在拓展训练环节中,设置几个容易出错的计算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采取先尝试,后引导,再探索辨析的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难点。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重难点,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设计了能力训练环节,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