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

  发布者:王学习    所属单位:商丘中学    发布时间:2017-06-09    浏览数( -) 【举报】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l、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60)和第(综合题,40),请将第Ⅰ卷,第卷的答案用蓝色或蓝黑色钢笔、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2、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l00分。

第Ⅰ卷(选择题60)

1. 第六届中华母亲文化节于201242256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举办。这里所说的文化是  (  )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 ②③

2千里姻缘一线牵2012年第29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于420在潍坊奥体公园体育场隆重举行,吸引了百万游客观赏,带动了潍坊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D.我国必须坚持以文化发展为中心

3.第八届文博会于2012518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总成交额突破1400亿元,文化产品出口额达到13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这表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我国应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这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坚守雪域高原12年的义务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的颁奖词,这对夫妇的事迹深深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

A.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先进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5.《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讲述了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前前后后的曲折历程,再现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好多场景催人泪下,不少观众强烈要求重播该剧。这表明(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1108,辛亥革命百年影像展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56张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100年前发生在首义之城武汉的那段革命风云,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上述材料说明(  )

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从排列座次的不同可以看出                 (  )

A.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氛围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D.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方式和思考方式

8.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www.jtywx.com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耳濡目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201237,世界著名大提琴家携手丝绸之路合奏团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风笛与唢呐二重奏》《斋宫村的摇篮曲》、《飞舞在秋日里的叶》等经典音乐让当晚到场观众不由得心潮澎湃。但是音乐会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并不相同,这是因为 (  )

A.文化氛围看不见、摸得着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C.人是主动感悟文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10.《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之所以强调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基础作用,这是因为(  )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的部分 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

11.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2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132011718举办的西安世园会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通过少年儿童群体的视角,推广展示现代、绿色、时尚、美丽理念,并向各国少年儿童展示西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达向往生命和谐、提倡创意自然的精神理念,为西安少年儿童与国际小朋友提供交流平台。这体现了(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青少年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D.文化环境影响自然环境

   14.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这说明(  )

A.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文化有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

C.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 D.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15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719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上述材料说明(  )

A.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D.文化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

17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

A.单一性,不变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18.临近2013年蛇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  )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③  B①④  C②⑤  D②④

19.山东教育厅要求规范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说明(  )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2012616183724秒,神舟九号在甘肃酒泉卫星成功发射。与神舟八号相比,神舟九号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继承就是要否定发展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先有继承而后有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B.终身学习,才能全面发展

C.文化创新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22.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  )

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差异     D 面向世界博采纵长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4.当前,红色影视剧创作成为一种文化热点和文化时尚。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坚守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原作的基本内涵、主要情节,在此基础上,实现精神视野的拓展与艺术观念的更新。这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处理好(  )

A.借鉴与融合的关系                          B.吸收与传播的关系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D.改造与歪曲的关系

25.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巨大的魅力。假如请你写一篇关于我国文化应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你认为下列关键词最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有(  )

A.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坚守儒家精髓

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认可西方文化

C.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D.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  反对全盘西化

26.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新闻记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造出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72012年德国将举办以近观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年,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文化年将以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电影、展览、对话等形式,以150项活动和超过500场节目展现中国开放、进步、富有活力的新形象。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表明(  )

A.文化在相互渗透中融合    B.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

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

282012525新华网电: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读书爱好者相聚在北京地坛公园,参加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国际文化交流主题日活动。中国通过这个主题向世界传递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发展理念。下列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融合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   (  )

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是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海南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要求,2012年海南省全民终身活动周的主题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要做到(  )

推动教育信息化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让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让每个公民都能拿到较高的学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40分)

31材料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

材料二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在文化发展战略上,河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靠改革创新这个生命线,选择文化资源各具特色、文化元素多样、发展基础较好的开封、登封等八个市县作为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产业集聚,以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突破。为充分利用河南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更新、创新,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新步伐,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开展中原文化宝岛行、澳洲行、欧洲行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文化大交流、经贸大合作。紧贴人民群众这个需求线,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请说出传统文化的含义及表现形式(6

(2)结合材料二,说明河南省在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道理?(10

32材料一  玉兔辞旧岁,祥龙迎新春。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国人迎来了龙年。在中国,放爆竹、贴春联、年夜饭以及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悉数登场;在海外,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

材料二  201226日,纽约庆祝农历新年的新春花车大游行在唐人街举行,吸引近10万人围观,共同狂欢庆祝新年。传统的舞龙队伍出现在人群,掀起当天游行的一个高潮。春节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软实力之一,种种迹象表明在海外掀起的中国春节热已显露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春节正在从中国的传统佳节变身为世界性的节日。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庆祝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4)

(2)为什么春节正从中国的传统佳节变身为世界性节日?(10)

 

 

 

 

 

 

 

 

 

 

附件

  • 高二月考试题.doc  下载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