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06-142017-09-30

作业要求 :请各个学员每人提交优秀教学案例一篇

发布者 :张涛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李敏    所属单位: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7-10 23:39:21    浏览数( 2 ) 【举报】

课题名称: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一、教材分析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学内容,该技术是篮球运动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初中篮球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掌握篮球其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的基础,在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接球是最基础、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在篮球比赛组织进攻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传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或整个团队水平的发挥和技战术配合的质量。通过学习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的协调、灵敏等素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今后学习篮球其它技术和发展篮球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技术,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和作用。
     2、技能目标:让9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这一技术动作,通过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
     3、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积极进取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此次授课班级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该班有48名学生,大多学生都喜爱篮球运动,对学习篮球动作技术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平时上课情况的观察和了解,虽然学生在水平三阶段接触过该动作技术,但动作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动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该班学生的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比较好,学习篮球技术的氛围比较浓厚,我将采用先合后分的分组、讲解与示范以及游戏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是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学生反复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讲解与示范、游戏比赛,启发引导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鼓励引导学生,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勤于动脑,不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传球:蹬地、伸臂、翻腕、手指弹拨球,接球:伸臂迎球、接球缓冲、护球。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配合、球出手时手指弹拨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
3、教师简明扼要作本次课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说明。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1、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和要求,听到指令,迅速集合。
2、集中思想,认真听教师作本节课内容及要求的安排。
3、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教育,要求快、静、齐。 全班成四列横队集合,以利于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服装,并作要求。
准备部分:
1、学生排成两列纵队。
2、教师带着学生绕场地慢跑两圈,进行热身。
3、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练习。 1、队形整齐有序。
2、跑的姿势正确,跑的整齐。
3、动作到位,达到关节、韧带等身体活动热身的目的。 绕两块篮球场慢跑两圈,进行上下肢关节及韧带的徒手操活动,为学习传接作好生理和心理准备,避免运动伤害。
基本部分:
1、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原地和行走作体前、体后、胯下交接球熟悉球性的练习。
2、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技术(讲解与示范)。
3、先合后分:全班学生排成四列横队,集中思想听、看教师对双手胸前传接动作技术的讲解和示范,然后分组,分为2人或4人一组进行练习。
4、教师对传、接球动作技术进行分解与完整动作示范。
 1、根据教师的要求站列队形。
2、集中注意力认真听、看教师对动作技术分解和完整的讲解和示范,领会动作要领。
3、有疑问的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
4、在练习要勤于动脑,善于模仿。

 男、女分组,强弱搭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后进生,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与其互练、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让全体学生课课均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结束部分:
1、教师集合整队。
2、上下肢及腰腹的素质练习。
3、上下肢及全身的放松整理活动(音乐《高山流水》伴奏)。
4、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学生在课堂纪律表现,并作点评。
5、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6、安排体育小组长收拾器材、下课。
 1、迅速集合。
2、认真听老师总结,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自己是否能完全掌握。
3、收器材、下课。 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对学生上下肢、全身以及心理进行放松调整,让其基本恢复到上课前状态,评价学生本节课亮点和不足,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七、课后反思和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教和学,较以往的课从组织教学、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不同感受、亮点、得失进行反思或小结。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7 14:17:1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