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06-142017-09-30

作业要求 :请各个学员每人提交优秀教学案例一篇

发布者 :李威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吕玥军    所属单位:商丘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7-19 23:14:15    浏览数( 0 ) 【举报】

翠鸟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翠鸟》是六册语文的一篇精读课文。

2,        学习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

3,        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抓住事物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这篇课文生字,词语。

2,用展示ppt的方式来认识翠鸟有什么写特点。

3,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对动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使学生知道写作动物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方式还没有差不多认识,而且才 接足拼音,他们上课注意力时间短,所以教学要 直观,形象,如卡片,图片,PPT,在生活设计实践的知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
  据疑板书导学
  ↓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希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

 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
 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

 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通过观察图画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2,  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希望


 
九、实践反思

1、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于是,我课前设计了让学生给翠鸟上色和课上介绍翠鸟外形的教学环节。其意义有三: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给翠鸟上色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

2、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有勇气也来读读这两段"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以"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同学们自己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我们进行男女生比赛读"。最后一自然段的"我听你读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别人读读,猜猜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翠鸟》教学反思

《翠鸟》这篇课文语句丰富生动,不乏诗情画意。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适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我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它美在何处,并让学生把优美的句子读出来,结合课文中翠鸟的图片体会到书本上的句子用词优美,准确、精致地刻画了翠鸟羽毛的色彩和花纹的美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生动具体,使翠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子的优美形象,进而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学习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按照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来具体介绍。我由图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口头描述翠鸟的外形。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描写,找出作者的描写顺序,体会文中的优美句子及这样写的好处。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27 14:53:2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