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试论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发布者:杨孟    所属单位:商丘市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7-05-23    浏览数( -) 【举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 问题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体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不能很好完成,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问题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的要求, 提出了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方式 改革与创新    正文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把人类己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而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论。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配合,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的交往,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增强体质。       一、重视学生的运动参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传统的体育教学不重视学生运动参与,是因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追求近期的教学效益。相对忽视学生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轻视教学的长期效益,不注意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在体育课上,大多数学生表现为教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教师让这样做,决不那样做。
体育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展示和培养自己的运动观察、模仿、记忆、思维等能力。让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技能,而且知道如何独立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不仅体验到获得知识技能的乐趣,而且体验到掌握方法、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乐趣,最终让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兴趣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变化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显得更为重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参与体育活动习惯的先决条件,而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运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教学当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可直接影响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    二、改变旧的教学体系,建立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的新体系  运动技能是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课程标准》仍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的目标的主要手段。《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  1. 竞技运动项目手段化  竞技运动项目手段化就是根据人体发展的规律,把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加工、改造、提炼、升华为增强体质,促进
人身心协调发展的体育发展手段的过程。  2.竞技运动项目的软式化  竞技运动项目的软式化是指现代竟技运动项目正在向着现代化、轻松化、简单化、娱乐化和家族化的方向发展。其原因在于轻体育和新运动项目的兴起,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运动健身与娱乐项目。滑板、攀岩、蹦极等这些新兴的运动项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传统竞技运动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竞技运动项目为了维持原有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多样性创新,在原有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开发出新的、更适合于运动的方式、方法,力图通过运动项目的家族化,扩大项目适应年龄的跨度范围,提升项目的体育人口数量,进而提高项目普及程度和影响力。现今,竞技运动项目的软式化趋势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变革潮流。    三、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相互指导、共同提高以便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去,不仅要练习还要指导,扮演着练习着与指导着的双重角色。小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表现自己的愿望。但是由于年龄过小,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足,经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让他们通过体育活动和游戏来逐渐熟悉游戏规则,逐渐理解并服从有关的行为规范,是体育课程的独特功能。因此,《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 《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要学会合作。体育活动多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尤其是集体项目,团队更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体育活动非常有益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体育课上,学生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反应不一样,他们不同的表现是他们真实情况经验的习得过程。教师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再加以启发点拨,让学生进入尝试阶段,然后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练内容的不同、学练目标的需要及学生的条件来选择。教师将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将乐于请教、积极思考、表现出更多的主动参与性。    四、学会游戏,学会观察、学会创新  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敏锐、精细地观察是发明创新的基点,也是获得感性素材、寻求创新方向、发现事物本质和捕捉实践机遇的先决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和培养学生自觉的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遇到较难的动作要多问、多思考、多观察、多对比,找出共同点与区别,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能力包括:(1)灵敏的感觉能力。对客观事物的刺激感受较灵敏,不易忽视微小的异常现象,不轻易放过任何疑点,能随时注意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不会让新信息、新启示和机遇溜掉。(2)敏锐的洞察力。有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层次察觉的能力。  《体育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学会游戏,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与改编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体育游戏内容的吐故纳新,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体育游戏的创编时,首先要把体育游戏的改编作为创编的先导。体育游戏的娱乐性主要来自它的活动方式是否使参与者感到愉快和具有
吸引力,为此可在动作设计、胜负的判断及情节设计让参与者加以改变,从而增加其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原定的体育游戏之后,可特地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利用刚才使用过的场地器材对原游戏进行改编,为以后创编体育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的突破口放在学生主动练习、主体性发挥的方面上。使学生从他主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开发了智力、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意志,使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