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在线研讨

让音乐欣赏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发布者:向芬     发布时间:2017-06-21 浏览数( 5) 【举报】

让音乐欣赏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摘要: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占了一个很大的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欣赏课却并总是让学生感到是美的享受。大部分的情况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不感兴趣,对于欣赏的曲目缺少认同感,更谈不上喜欢。因此,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有音乐欣赏课上多下功夫。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追求变化的学生的口味,所以,教师要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更新,教学技术上不断创新,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培养他们对欣赏课的喜爱,同时也让音乐欣赏课成为一种传递美、体验美的途径,成为一种课堂享受。

关键词:音乐欣赏  兴趣  积极性

正文: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对音律节奏的感受来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使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由此可见,听,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仔细研究音乐教材会发现,在一册教材当中,音乐欣赏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往往一个单元中,需要教唱的歌曲只有一首,而欣赏的曲目却有二、三首,甚至更多。所以说,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还得更加重视对音乐欣赏课的研究,丰富音乐欣赏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前的欣赏课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的意境想象基本上也是随着教师的语言描述重复展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扬。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也就失去了兴趣。

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还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再则,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建立相互新生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还要了解学生的欣赏取向,引导他们去欣赏美好的音乐,适当加入流行音乐元素,寻找到师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点。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

我们都说: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和引导者。所以,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师,我们更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欣赏教学,立足长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备课、授课。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信心。

许多音乐教师工作时间长了之后,觉得自己对音乐课堂已经能够驾轻就熟,或是自己的专业技能足以应付课堂教学了,所以就会变懒了,或者满足于现状,在专业技能和教学设计上也不再辛勤磨练。但这种“吃老本”的意识实际上是很可怕的,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一旦你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跟上现代教育模式,学生就会降低他的崇拜感,长此以往,教师的威信就不能很好地建立,因此,音乐教师不能放松自己,要在技能上经常磨练,在理论上给自己充电,勤于钻研,不断充实自己。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当基本功比赛、演出等这样的机会来临时,教师就能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我,为自己找到一片自信的天空,也让学生以你为榜样,树立起师生之间的信心和威信。

(二)、对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讨与设计

1、努力创设平等、宽松、愉快、自由的音乐课堂氛围。

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使学生放松精神,减少拘束感。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考的开始阶段。”因此,音乐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角度出发,给他们一个自由的音乐空间,这个空间不仅仅是音乐课堂上的自由,也包括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不同体验、不同想象、不同创意上的自由,教师要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随心所欲,尽情尽兴。

我们知道,在欣赏课上学生能否用心去聆听音乐,能否在聆听中去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否在听出“味”后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音乐欣赏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欣赏中,要给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生动活泼地交流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交流中相互提高欣赏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打破传统的一些模式,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堂的变化,比如说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变换学生的座位,或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取消站立的规定等等。有时候一些小小的变化都会给音乐课堂带来欣喜的变化,同样,小小的关注也都会引来学生的赞同。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他们一般更加重视主课,对于音乐课,很多学生会将其视为放松课。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作为音乐教师的你,千万不要为此耿耿于怀,即使是放松课,也要让它变成真正的意义的放松,即在放松和休息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宣泄和美的享受。

    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就得有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提高兴趣。我们知道,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都有作曲家的努力和时代背景,所以教师可以在欣赏这部作品之前让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与介绍,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不仅如此,教师在欣赏课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问题的设置与探究,用制造问题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且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从而达到双重的效果,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也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了知识。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等,只有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欣赏眼界,拓宽学生的欣赏途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音乐欣赏课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新的感受,达到视听相结合的效果外,还可以利用MIDI、电子合成器等技术,让学生参与到创作中去,并且在创作中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能、激发对音乐创作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作曲家的一些相关资料,或者与本乐曲体裁相似的作品,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参与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对音乐欣赏兴趣的目的。

4、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结合。

新课程改革之后,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要注重与其他姐妹艺术之间的相联系,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因此,在音乐欣赏当中,适当地融入其他学科的一些相关知识,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眼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作为一名艺术学科,它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美术、舞蹈、文学、戏剧等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地渗透一些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将更有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作品,喜爱作品。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当你在教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是学生的心理。”是的,要想师生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首先要从了解学生开始,只有真正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才能因势利导,从而更好地通过音乐教育达到音乐审美、情感教育的目的。

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转变时期,对外界的感受很敏感,自我意识增强,在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同时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心理稳定性较差,情绪波动比较明显,自我调控能力不够。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情感丰富热情的特点,在音乐欣赏中适当加入人文内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素质,还应当在音乐欣赏中适当加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道德素质培养,通过音乐这种美的语言,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并且向身边的人传递美。

由于学生自尊心比较强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切不可向学生传递厌恶、讽刺、嘲笑等信息。对于个别学习不是很认真的学生,也不要在课堂上直接批评、责骂、惩罚,最好能够在课后单独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如何在相互尊重上言传身教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处罚更强烈。

三、了解学生的欣赏方向,在音乐欣赏中适当注入流行元素。

我们都知道,现代音乐教育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即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歌曲和欣赏曲目味同嚼蜡,而对一些流行歌曲却是琅琅上口。他们不知道贝多芬、莫扎特是哪国人,却对李宇春、TWINS、张韵含等明星的兴趣爱好、血型、星座了如指掌。有很多教师认为这是音乐教育的悲哀,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音乐教师的你,如果能够了解学生的喜好方向,就能与你的学生有共同语言。另外,教师若能与时俱进,对现如今流行的东西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教师身上找到“共鸣”,引导起来也更加方便。其次,教师如果能对流行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合理运用,那将使你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和值得期待。当然,在流行音乐进入教学环节之前,教师要细致筛选,确保为学生提供的都是具有美好情感,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作品。最后,对于流行歌曲中的一些肤浅、媚俗的东西,也要加以正确判断,引导学生去听有丰富内涵,能够提高审美情趣,能够培养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音乐,真正地用音乐来感化人的心灵。

   音乐欣赏就是将美好的音乐通过视听的途径传达给学生,透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而影响其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建立。因此,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效,要重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通过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找到最佳的契合点,让音乐欣赏成为美的享受。

 

在线研讨

最新在线研讨

置顶在线研讨

精华在线研讨

热门在线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