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作业周期 : 2017-05-112017-05-29

作业要求 : 

请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撰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如下:

1.内容包括: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做法。(可就培养某一、二方面素养谈谈)

2.字数不少于500字。

发布者 :古惠婷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提交者:学员梁永豪    所属单位:大埔县枫朗镇双溪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5-11 20:32:48    浏览数( 1 ) 【举报】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中国自古有着“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人文教育传统和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成果,但是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我们许多丰富的传统资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殆尽。特别是西方腐朽文化和“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甚至导致了某些人民族自信心的失落和民族意识的淡漠,使价值尺度走向了西化。所以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更为必要。

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历史教学的实践,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谈一点浅显之见。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西传,为实现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其次我常常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结合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并根据自己兴趣所向的不同收集大量资料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证。给学生留下教学的空白,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科学情感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同时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行动,才会形成个人的品格、个性。这样,历史教学才是有效果的、有用的。科学的情感同时也是对真理的情感,是一种理性的、执着的追求真理的体验,就是这种体验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情感。

3、公民意识的培养

人不仅是单个的“人”,而且还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代社会中人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居民,更应是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所以在历史教育中必须强调公民意识。

历史上的有许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社会的关注。例如: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业绩,至今广为流传。人们赞扬大禹高尚的情操,推崇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而这优良的传统,被世代赞美的品德,在中国历史上是云渊流长、恒古至今的 。远有大禹,近有谭嗣同。戊戌变法时期激烈的政治活动家,忧国忧民,一身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今有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的英雄事迹活在了广大中国人的心里。在列举这些事迹的同时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建设国家不惜以牺牲性命为代价,到底是图什么?培养学生学会深层次的考虑问题,并从国家的利益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并从学生得出的结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并无所作为的人是渺小和丑陋的。我们要以自己的方式报效祖国,所以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正确对待自己存在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4、美育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他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

首先、挖掘教材中大量的科学美、艺术美和社会美,让其做为载体来实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科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在科学技术领域显得尤为突出。例如: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我在上课时利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中国石拱桥》一文并结合图片展示,通过鲜活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从科学美的角度去欣赏它。象这样的例子在历史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宋朝的司南模型等等。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从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我在讲解秦朝时,把陕西博物馆“搬”进了教室,通过进距离欣赏出土的各种文物把学生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借用出土的各种艺术品做载体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历史的重现。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人物美、社会斗争美、劳动美等。其中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例如:战国时楚国的屈原,为了富国强兵,进谏楚怀王变法图强,变法不成,反遭冷落,诬陷后又被流放。身处逆境的屈原,仍念念不忘祖国,以一腔爱国爱民的激情写下了“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句,正是他一生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在恶劣的环境中,痛心战乱、悲痛万端,终于投入汨罗江自尽。屈原的死是壮美的,他的死在那个历史环境中,正是他忠于信念不屈意志的一种高度体现,他的死,已经升华到一种美的境界。我们借用历史教材中的人物的高尚事迹做为媒介,叫同学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并无所作为的人是渺小和丑陋的。我们也要做一个精神世界高尚的人。

其次、充分利用信息给予学生直观感受,进一步加强美育的效果。如果说历史教师讲述语言的美妙是激发学生审美的开始的话,那么为学生提供鲜活的事物则是导致学生完全沉浸审美感受的最佳教学手段。所以,我常常把多媒体运用在课堂上,还有每隔一星期的历史读物阅览课,以及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网络教室。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21 21:23:1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