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周期 : 2017-07-252017-07-31

作业要求 :内容不变

发布者 :刘闯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提交者:学员梁世东    所属单位:泌阳县泰山庙乡石河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7-26 11:48:12    浏览数( 13 ) 【推荐】 【举报】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梁世东  泌阳县泰山庙镇石河学校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教师要在知识的抽象性和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将改变学生课堂中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目的地营造数学课堂气氛,弥补课本中挂图或文字叙述的局限性,变抽象为直观,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师要“善用”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1、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进入了课堂,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2、善用多媒体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3、善用网络交互,提高练习效果,延伸数学知识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

二、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各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1、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这一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简化学生的思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审题,启迪学生思维。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

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若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8-08 18:01:5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